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发展已历经百年历史,在我国,自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初步尝试,至今也有半个世纪的发展。与过去50年间断续发展与争议不断所不同,201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至此,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毫无争议的肯定了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正确抓手。在肯定装配式建筑对节能减排和行业升级正面作用的同时,业内开始广泛的讨论装配式建筑在工程造价上,对比传统工程,在哪些方面或哪些边界条件下,会有增加或降低。本文以建筑工程造价分析管理者的视角,以装配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和运用最广泛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安造价的几大因素,并对应各个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造价的举措。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对比传统施工方式,在项目建安造价费用构成要素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上有较大差异。减少了木工、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的工种费用,增加吊装工、注胶工的工种费用;减少了商混、木材的用量,增加了 PC构件的费用;增加了重型起吊设备的费用。(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针对传统施工方式在建安造价上的增减项,可采取下列相应的造价控制措施:在项目规模10万m2以上的建筑项目,建筑造型规则,PC模具复用率高的项目,可采用定制化的PC构件,规模小于此或造型不规则的,可采用模数化的PC水平构件(楼板、楼梯);任何采用装配式方式搭建的建筑项目,在项目展开建筑方案设计的阶段,选择PC深化设计团队介入方案设计,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提出咨询意见(集中在如何降低造价上);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PC构件运输方案可降低工程造价;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PC生产工厂可有效降低PC构件的生产和摊销成本,降低PC构件市场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