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数字化生存批判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十几年过去了,数字化传媒行将成为传媒主流。数字化技术对文学的嬗变形成了强大的推力,也对文学传统的历史延续形成了较大的阻力。数字媒介对当今中国文学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媒介和技术层面,而关涉到其生存与走向。数字媒介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人们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信息世界之中;文学活动中的作家、作品和读者都在数字化传媒时代发生着异变,甚至面临危机。图像时代来临之后,传统的纯文学只能在数字化多媒体的夹缝中生存。正如文学主流的信息化转型,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则相应地实现了媒体化转型。然而,一个真正独立的批评家的声音是天然地具有反媒介的品格和意义的。数字媒介技术应该是为文学插上科学的翅膀,但它飞翔的目的地应是艺术审美的殿堂而不是技术的作坊。文学正在面临威胁,但文学绝不会死亡。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无人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前列,还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此之外,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作为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普通航空摄影中不可或缺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明显增加,10 kV电力配网工程在电力工程中十分普遍,是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重要环节.电力工程的规模大、周期长,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要,如何做
制造强国时代背景下剖析缺少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严重后果,引出工匠精神对于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重要作用,构建通过项目化设计实现在建筑遗迹与历史人文中延续精神与匠心的传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土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地籍测量的管理工作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地籍测量中运用
应劭《风俗通义》是东汉时期的风俗着作,大量记载汉时传闻、名物典章、历史人物、地理风貌等,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风俗通义》问世后,几经散佚,又经明清大家校辑,略成十卷本。但
“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中国渔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本研究以浙江省渔港村为实证调查对象,对其创业致富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许多渔村在环境治理、生产方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