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长节间基因EI(Elongated Internode)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间长度作为番茄株型的重要因子,在番茄育种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已克隆的调控番茄节间长度的基因却较少。本研究以番茄自交系05T606自然发生的长节间突变体P502为材料进行了表型分析;对长节间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并通过P502与普通节间材料Heinz 1706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对长节间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利用过表达转基因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并对长节间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本研究为揭示番茄节间伸长的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番茄的株型遗传改良及生产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全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表型分析,番茄长节间突变体P502与野生型05T606相比,整个苗期节间都伸长,且每一节间都显著伸长。细胞学观察表明,P502节间细胞较野生型05T606显著伸长。结合内源GA测定和外源GA喷施,突变体P502内源GA含量增加,且能响应外源GA3和PAC,为GA敏感型突变体。2.利用普通节间自交系Heinz 1706和紧凑型自交系P1609分别与突变体P502杂交,构建了两个组合(组合Ⅰ:Heinz 1706/P502;组合Ⅱ:P1609/P502)的六世代群体(P1、P2、F1、B1、B2、F2),节间长度频率分布表明长节间为数量性状。根据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长节间由主基因控制,且主基因遗传率在F2和B2分离群体中较大(52.11%–78.16%)。3.利用Heinz 1706与P502构建的F2群体,经BSA混池及后续QTL分析,将控制长节间位点(ei)定位在2号染色体上,并检测到一主效QTL,其解释表型变异率为73.6%。进一步精细定位将ei锁定在标记CAPS17和InDel6 75.8-kb区间内。候选区间内包含10个注释基因,但只有基因Solyc02g080120.1编码区存在一个碱基差异(G-T)。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突变体P502中碱基G-T的突变引起了保守结构域PcbC家族中甘氨酸(G)到缬氨酸(V)的变异。Solyc02g080120.1编码SlGA2ox7,是一类赤霉素分解代谢酶,位于细胞核和内质网上。通过过表达转基因互补验证,将SlGA2ox7的cDNA全长导入长节间突变体P502后,转基因植株表现矮小,节间变短。4.EI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的表达量较高,茎和根中的表达量较低。与野生型05T606相比,突变体P502中EI基因的表达量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但GA代谢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出现上调。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进行转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妇产科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正> 经济学对公司控制权的归属问题进行了严密的逻辑分析。各国法律也普遍规定股东和股东大会是公司一切权力的来源,股东大会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区分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和有意义的同种抗体,指导临床用血。方法使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不规则抗体实验,对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对照及抗体特异性检测,对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具有织构结构的气体扩散层(GDL)表面制备了可应用于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超低Pt载量阴极催化层,并通过SEM、轮廓仪和XRD等测试方法表征了GDL及其载Pt
目的:探讨对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时,医疗设备应该如何配置,以保证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需要和提高效益投入比。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近3年进行建设的乡镇卫生院中抽
山东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作为头号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山东省水土流失的现状,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BiFeO3(BFO)是目前在室温以上能够同时具有铁电有序和G型反铁磁有序的多铁材料,其铁电居里温度Tc=1103K,奈尔温度TN=643K。由于电荷有序与自旋有序的共存及其交互作用,使其成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在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和某院接受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临床医生在关注银屑病治疗的同时,及时评估患者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可能,为早期干预和后期管理提供可靠证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登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OA网调阅患者病历资料,将2016年11月—2018年10月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43例银屑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伴发代谢综合征,将其分成两组:银屑病伴发代谢综合征组和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