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要素错配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能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2020年9月,中国政府将“碳中和”作为我国的远期目标,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商品市场化进程日益完善,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资本、劳动力出现地区间的错配,对经济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各省份生产要素错配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碳中和”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文章对我国各省份的能源使用效率和生产要素错配程度进行了测度。首先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进而采用价“税”模型测算生产要素错配程度,测度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的要素错配情况得到了改善;最后基于对二者的测度,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生产要素错配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研究影响机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影响的非线性进行分析。基准回归的结果表明,资本要素错配、劳动力要素错配和总体错配都会对能源使用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且这种影响因地区和错配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为了进一步考察要素错配对能源使用效率影响的路径,利用中介效应,从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直接效应外,要素错配还会通过影响地区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水平间接影响地区的能源使用效率。由于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因此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将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扭曲程度作为门槛值,分析生产要素错配和能源使用效率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当地区生产总值和要素扭曲系数位于不同的区间时,生产要素错配对能源使用效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实证分析,从因地制宜、要素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统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对策。
其他文献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中,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改善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使用效率,达到提升区域和城市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建立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分析城市创新效率差异,探究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对提升城市的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引领城市创新驱动发展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网络的均衡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目标。我国经济发展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变为发展质量的提升,形成了“质量、效率、动力”全面提升的改革局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成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面对西部大开发第三个十年的新格局与新举措,建设开放的基础设施大通道、拓展区际互动合作成为了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
学位
长期以来,资源衰退型城市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单一的产业结构、粗放化的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制约,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资源劣势,形成了“资源诅咒”,导致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发展失调。201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资源衰退型城市的转型任务。现阶段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已基本完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
学位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历史性时期,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贫困是一种动态的现象,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所有致贫因素得以永久消除,部分农村人口仍在贫困收入标准线上徘徊,脱贫人口及边缘贫困人口仍有极大的返贫可能性。因此,面对“后脱贫攻坚”到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的稳定性将成为当前反贫困治理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的
学位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贫困程度直接关乎到其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与生态保护区,黄河流域甘肃段的水资源状况评估是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解决水贫困问题,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全面评估黄河流域甘肃段的水资源状况,并对研究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安全的水资源环境,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估体系。本
学位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无法提供相应的保障,我国积极借鉴国外经验,2016年开始探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初见成效。对甘肃来说,失能老人照料问题亦很突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增加,但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由于费用高昂大部分家庭难以负担,因而亟需建立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事实上,政府层面也多次提出要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当前国家政策支持与群众
学位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工业基地和农业主产地,在工业基地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然而由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展方式陈旧、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在东北振兴战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实施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宜东北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东北地区银行业结构对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如何,银行业结构通过哪些传导机制作用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位
绿色船舶、智能船舶等新型概念船舶的提出,使得对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涉及到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预报、针对水下辐射噪声进行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配套的船舶减振降噪措施。传统的如浮筏隔振系统减振降噪的频带窄,且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设计空间。因此,本文基于设备内源激振力不变的特性,推导了用于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数值预报的反演力公式,将反演力用于模拟设备源激励,进行船舶结构声学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典
学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为保证后续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连贯性,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继续强化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中也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对过去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为后续西部大开发政策完善提供一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重要,甘肃省的生态发展是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制定生态安全策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甘肃省生态安全问题,对其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提高生态安全的对策和策略,为西部大开发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我国整体生态的建设发展。本文针对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破坏严重、自我修复能力差等现状,运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