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沃老花鼓作为一种区域性特点明显的民间舞蹈,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集唱、跳、打于一体,具有观赏性强的特征,并以其独特的道具——“口噙鼓”为表演亮点,深受当地人民喜爱,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论文试图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从民俗学的角度探究和阐释土沃老花鼓的传承方式,梳理传承人的习得和传承模式,揭示土沃老花鼓的传承现状,并试图通过这一个案,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个案的研究经验,以期对民间艺术传承保护起到借鉴作用。全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大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土沃老花鼓概述”,主要论述土沃老花鼓的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与风格特点,重新梳理了土沃老花鼓的历史进程,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传承情况;展现土沃老花鼓整体上集北方矫健刚强和南方柔美温婉于一体的艺术风格。第二章“土沃老花鼓的传承方式与传承人”,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土沃老花鼓的家族传承、社会传承和媒体传承三种传承方式;根据三位传承人的口述资料,对他们的习得模式和承传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土沃老花鼓的民间传承与当地民俗活动的关系”,论述了高禖神信仰活动、年节和其他祭祀活动及其变迁对土沃老花鼓传承的影响。第四章“土沃老花鼓的传承价值、现状及艺术创新的尝试”,论述了土沃老花鼓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综合考察了土沃老花鼓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教育、旅游、艺术新形式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思考与想法。结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