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掩蔽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声学现象,是指由于另一个声音(掩蔽音)的出现而导致一个声音的闻阈被提高的过程,其结果对音频压缩算法,语音增强,回声隐藏等声信息科学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1924年Wegel和Lane发表第一篇关于掩蔽的调查报告开始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尽管关于掩蔽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掩蔽效应的规律和机理并未完全清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被测试者本身生理尺寸不一致、对人体神经生理的了解不够透彻以及掩蔽效应本身的复杂性。所以,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掩蔽效应的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以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掩蔽效应的工作机理,并将掩蔽效果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应用领域。同时掩蔽的研究是掩蔽效应的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同时掩蔽,是指掩蔽声和被掩蔽声同时存在时产生的掩蔽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都是基于同时掩蔽的实验研究而展开的。本文的工作可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本文对本实验室建立的同时掩蔽数据库进行了完善,补充测量了掩蔽声声压级为70dB时的同时掩蔽真人数据库。同时,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对三个声压级下的掩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了三个声压级下的平均上升沿斜率和平均下降沿斜率,验证了掩蔽效应里面的“掩蔽的向上传播”现象,讨论了中国人群掩蔽效应结果的特殊性。其次,将实验测量的掩蔽声压级为70dB掩蔽数据与根据60dB和80dB线性插值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插值效果良好。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对掩蔽扩展函数进行了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扩展函数进行了修正。本文的第二部分工作是对老年人的掩蔽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老年人由于其本身的生理原因,不同程度的存在听力损失,这种损失在高频处尤其明显。但在此之前,对于老年人掩蔽效应的研究可谓是空白。由于老年人掩蔽效应的研究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耳道滤波器的结构及其机理,为制定预防和保护老年人听力健康策略及老年人助听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所以,本文在临界带和同时掩蔽的基础上对老年人进行临界带掩蔽阈值测量,发现了一些有益的规律和结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工作是对非常规体位的掩蔽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相对于掩蔽信号的类型、空间分布以及左右耳信号的对称性等因素,体位这个对受试者而言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否对掩蔽效应存在影响以及其影响的形式和程度又如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所以,本文同样基于同时掩蔽实验,对垂直和180度平躺两种体位进行同时掩蔽阈值测量,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对体位掩蔽效应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可以应用于航天、医用器材研究领域,尤其是适用于非常规坐姿的掩蔽效应的研究。因此,虽然该实验只是探讨性实验,其意义也是非常的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