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际反倾销的制裁。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国际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出口企业对反倾销应诉不力。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是当前中国出口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然而,反倾销并不是普通的法律诉讼,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之下的会计制度纷争。在反倾销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会计学框架,包括反倾销提起、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应诉,而这当中有很多事项都会涉及会计学的专业问题,需要从会计学的角度进行认定。面对反倾销诉讼日益加剧的形势,会计必须加强为反倾销服务的功能。大力推进反倾销会计理论研究,对于充实和丰富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学科建设,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学者对于反倾销问题的深入研究,会计信息,特别是成本会计信息在反倾销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涉诉企业的肯定。很多遭遇反倾销败诉的企业都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当遭遇反倾销诉讼时企业不能提供可信、可采的产品成本信息。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在反倾销这个大环境下研究我国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体系的不当之处,并且根据美国及欧盟反倾销调查机构对成本的调查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注重多学科的互动,把法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反倾销应诉和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反倾销应诉中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定义,包括倾销、反倾销、反倾销应诉、产品成本、正常价值、出口价值、倾销幅度等。然后介绍了世界上主要的反倾销调查机构(美国和欧盟),并对其调查程序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三部分为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从应对反倾销诉讼的角度指出了我国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例如:①相关的成本资料准备不足,由于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反倾销会计,平时又不注重相关资料的积累,就会使得应诉中相关资料不足,无法为被诉方提供有力的抗辩资料。②现有的成本资料的可信性差。在反倾销诉讼中,可靠和经得起查证的会计举证才是唯一能说明中国出口企业成本信息的方法。然而目前中国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却常常因为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而被西方国家驳回。之后,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有:第一,产品成本理念的差异;第二,反倾销应诉会计信息平台的缺乏;第三,新会计准则执行层面的弱化;第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国与欧盟在反倾销调查中对正常价值的推定,之后主要介绍该两大调查机构对涉诉产品成本调查的要求,通过分析其调查目的,为今后企业从成本核算角度应诉反倾销提供基础和平台。第五部分分针对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四点建议,分别是:第一,构建反倾销导向的成本核算体系;第二,建立反倾销应诉会计信息平台;第三,完善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建设;第四,建立反倾销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诉反倾销的会计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操作性很强的课题,本文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但囿于篇幅和学识,许多方面有待于反倾销实践的检验和修正,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