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面对矛盾和冲突,初中学生极有可能采取采取冷暴力的手段来应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忽视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的事实,在这里,冷暴力的危害体现地更为明显。冷暴力的危害是深远且巨大的,但公众对其的认识不足,再加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致使这一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且没有认识到冷暴力的危害。冷暴力问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国内外对冷暴力的研究层面不够广,对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问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共包括七个部分,具体情况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三部分为学生间冷暴力的理论基础和概念解析。本部分首先分析了进行本研究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然后对暴力、冷暴力、学生间冷暴力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对冷暴力与软暴力、精神暴力、言语暴力进行了辨析。第四部分为进行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第五部分为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现状调查与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从农村初中学生间言语冷暴力受暴和施暴、行为冷暴力受暴和施暴四个方面的数据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性别、主体角色、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四个因素出发,对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现状进行差异分析。第六部分为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归因分析。这部分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发生的现实原因。第七部分为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的减轻和预防策略。这一部分以第四部分的归因分析为基础,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减轻和预防农村初中学生间冷暴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