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偏序原理总结和发现《伤寒论》疼痛治疗规律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其发病广泛,可作为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出现在临床各科中,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疼痛的治疗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受到广泛关注。《伤寒论》成书近两千年,其中提出了很多有关疼痛治疗的理法方药,目前很多方药依然被普遍应用在临床中。因此,如何使用新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的更全面、可靠地探索《伤寒论》治痛知识,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将传统中医《伤寒论》与信息科学结合,为中医理论及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课题运用属性偏序原理生成疼痛相应结构图,通过分析疼痛相关对象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对仲景治疗疼痛的辨证思路和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总结和知识发现,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提高疼痛的整体疗效。方法:本课题以尊重原著为前提,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为蓝本,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熊曼琪教授主编的《伤寒论》,对书中明确指出疼痛的原文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归纳。在整理与归纳基础上,基于数学偏序表示原理生成《伤寒论》疼痛方证群、方药群结构图,并进行知识总结和发现。同理通过子块分割,进一步分析腹痛、身痛、头痛方证群、方药群结构图知识。成果:对《伤寒论》疼痛方证群结构研究得出:1)腹痛多伴随下利,呕,小便不利等伴随症状,其中腹痛伴下利以温法为主,兼见下法;腹痛伴呕吐多因升降失司,胃气不降所致,随证辨治;腹痛伴小便不利以祛邪扶正,疏利气机,水气血同治为法。2)身痛伴下利,同时见腹胀满、脉沉,提示表里同病,救里为要;霍乱身痛证治应辨寒热之多少,欲饮水否;风湿相搏身痛辨风湿轻重之异;3)头痛多伴发热、呕等伴随症状,若头痛发热并见,用六经辨证,以三阳病为多;当头痛发热不大便并见,辨小便以分表里,若小便混赤,则其痛为阳明腑实,宜攻下,若小便清,知无里热,不可下,宜解表。对《伤寒论》疼痛方药群结构研究得出:1)治疗疼痛方药出现频次最高的是炙甘草。甘草有“药中国老”之称,有“调和百药”之功,止痛常与桂枝、芍药相合。2)治疗疼痛的方剂中以桂枝汤类方出现频率最高,桂枝味辛行散走窜,性温能散寒通阳,恰好直接针对寒邪。桂枝汤原方可治太阳表证、脾胃不和兼表证之疼痛证,桂枝汤加减方可治腹痛证、肢体痹痛证等;3)疼痛方除桂枝汤组成后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是:白术,人参,大黄,干姜,炮附子,茯苓。4)腹痛方药去姜枣草后芍药、干姜频次较高,使用剂量不等,均分三个级别。5)从身痛方药可知,其病因多为外感风寒湿邪或阴阳气血受损。6)头痛方药去姜枣草后桂枝,白术,甘遂出现频率较高。7)细辛性味辛温,有祛风散寒、通痹散结、散水气之功,为治疗疼痛要药,常用桂枝、麻黄配伍。结论:本课题目使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对《伤寒论》疼痛治疗进行较全面、多层次的探析,通过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研究《伤寒论》治痛辨证思路和用药配伍规律,为中医疼痛理论及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此外,本课题将《伤寒论》与信息科学结合、将中医经典研究与属性偏序大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为中医经典继承和创新提供一种技术途径,具有工具性和方法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已经作为一个形容词进入了英语语言,用以描写一种特定的戏剧氛围和环境:“品特式”。
某种兔场,现有父母代兔1000多只,商品代2000多只。在7月初暴发了传染性鼻炎,严重影响了商品兔的生长,导致部分兔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某超长复杂空间网格结构体型复杂,为扭曲空间网格结构,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对该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设计荷载取值、主要设计控制指标、计算模型的建立、主要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和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死亡率30%-80%。1临床症状本病临床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即肠炎型和心肌炎
水貂饲养业在一些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实践中,水貂的受胎率、成活率以及水貂的生长发育、毛皮质量等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要提高水貂生产力,首先
小鹅瘟是由鹅的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具有传播陕,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死亡率可达90%~100%。
目的:建立UPLC-MS/MS法用于人血浆中6种抗结核药的同时检测分析,并应用于肺结核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利用蛋白沉淀法将被分析物与生物基质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