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MicroRNA表达谱的研究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我们用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构建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大鼠模型。应用small RNA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大鼠精神分裂症状态、氯氮平(Clozapine)干预以及正常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 miRNA的表达谱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实验方法验证 small RNA第二代测序中得到差异表达的 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对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注释。  方法:  1.建立模型:采用35~42日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建立MK-801致精神分裂症模型。于14天造模成功后取脑组织、Clozapine干预和正常雄性SD大鼠进行比较。  2. small RNA第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提取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的RNA,采用small RNA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大鼠精神分裂症状态、Clozapine干预以及正常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利用qRT-PCR验证small RNA第二代测序的结果。  3.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及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分析。  结果:  1. SZ大鼠和正常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运用small RNA第二代测序技术,在SZ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检测出上调的miRNA有6个,下调的2个。  2. Clozapine干预大鼠和SZ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运用small RNA第二代测序,在Clozapine干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检测出上调的miRNA有8个,下调的6个。  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在MK-801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中参与了细胞 GTP酶活性活性正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节、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结合、ATP结合等多个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 miRNA主要参与了钙信号通路传导、安非他命成瘾、环化腺核苷-磷酸(cA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癌症生成等多种信号通路。MK-801+Clozapine处理组相对于MK-801模型组差异表达的miRNA参与了细胞DNA模板化转录调节、金属离子结合、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节、蛋白质磷酸化、聚(A) RNA结合、ATP结合等多个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 miRNA参与了主要包括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干细胞的多能性的信号通路、癌症生成、Wnt信号通路和谷氨酸能突触等信号通路  结论:  1.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大鼠,Clozapine干预大鼠和正常大鼠海马区脑组织的miRNA差异表达谱。  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状态下,miRNA可能通过钙信号通路传导、环化腺核苷-磷酸(cA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参与SZ病理过程的形成。miRNA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蛋白的泛素化和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参与Clozapine治疗SZ的分子机制。  3.多种 miRNA在精神分裂症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从本实验结果推测miRNA-184表达上升在精神分裂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是 Clozapine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沈阳市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岗位培训现状、岗位培训的认识和需求,以明确沈阳市城市社区护理人员对社区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需求程度并分析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不同孕周的PPROM破膜时间、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提高对PPROM的认识,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在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男性达12%,女性达24%,发病率最髙的为25至55岁之间,具有严重的致残性并导致生产力的丧失。该疾病的特征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