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6种室内常见垂吊植物,包括鸭趾草(Commelina communis)、袋鼠吊兰(Nematanthua cheerio)、金心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皱叶冷水花(Pliea mollis)、吊竹梅(Zebrina pend)、常春藤(Higtess Miniature)的耐荫性研究,分析了差异光照强度下该6种垂吊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固碳释氧能力的变化特点及变化规律,其主要结论如下:1低光照强度下,垂吊植物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增大,比叶重降低,6种植物在低光照条件下,通过增加光合面积获得物质积累,来适应低光照条件。2垂吊植物之间的下表皮气孔器密度存在差异,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叶片气孔密度下降。其中常春藤、袋鼠吊兰的气孔密度最大,鸭趾草与吊竹梅相对较小,金心吊兰与皱叶冷水花居中。3 6种垂吊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鸭趾草、吊竹梅、金心吊兰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表现为较强的耐荫性,常春藤、袋鼠吊兰、皱叶冷水花,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按其有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大体可分为鸭趾草、吊竹梅、金心吊兰较为耐荫,而常春藤,袋鼠吊兰,皱叶冷水花则相对喜阳。4室内垂吊植物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及chla/b值与光照强度有直接关系,表现叶绿素总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上升,chla/b下降,依据chla/b比值的可塑性指数进行耐荫性分析,表明吊竹梅、鸭趾草、金心吊兰可塑性指数大耐荫性强,袋鼠吊兰与常出藤可塑性指数极小,相对喜阳,皱叶冷水花耐荫性居中。5差异光照强度下,6种室内垂吊植物除金心吊兰外,叶片可溶性糖均随光照强度下降而下降,且下降幅度相差不大。6光照强度对室内垂吊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产生影响,均表现为随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其中吊竹梅下降率最小,表现出较强的耐荫性。根据可溶性蛋白下降率判断6种垂吊植物的耐荫性,吊竹梅耐荫性最强,常春藤与袋鼠吊兰则相对喜阳,鸭趾草、金心吊兰、皱叶冷水花居中。7 6种垂吊植物光补偿点由小到大为:吊竹梅<鸭趾草<金心吊兰<皱叶冷水花<袋鼠吊兰<常春藤,饱和点由小到大为:吊竹梅<鸭趾草<皱叶冷水花<金心吊兰<袋鼠吊兰<常春藤,依照光饱和点与补偿点综合分析得出耐荫能力为:吊竹梅>鸭趾草>金心吊兰>皱叶冷水花>袋鼠吊兰>常春藤。8 6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处理中,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光补偿点与饱和点都高的植物,在较强的光照环境中释氧能力强,低补偿点的植物,在低光照环境内的释氧能力大于光补偿点高的植物。9采用通径分析得出6种室内垂吊花卉耐荫能大小为:吊竹梅>鸭趾草>金心吊兰>皱叶冷水花>袋鼠吊兰>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