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日本是永远的邻居,不是产生摩擦了靠“搬家”就能解决问题的关系,与其疏远相斗不如和睦相处实现互利共赢,因而增进彼此的了解、解开彼此的误解、获取彼此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开我国受众对于与自己文化相近、长相相似的民族的好奇与疑问,以增进我们对日本国家和中日关系动态发展的了解,为了探究《环球时报》涉日报道是否践行了客观性原则,为了弥补现有研究在新闻框架低层次结构方面的不足,本文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对2006年-2015年《环球时报》的涉日报道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采用新闻传播学领域常用的媒介内容分析法,按照分析对象的具体特点对适合用统计数据说明的项目进行了量化分析,对需要列举实例详细说明的项目进行了文本解读。文章从“主题分布”、“形象呈现”和“叙述方式”三个层面对《环球时报》涉日报道展开了框架内部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的研究,以探讨该类报道在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上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发现《环球时报》涉日报道在主题选择上以政治和社会领域为主,不同领域呈现的日本形象有明显的正负面之分,不同领域报道的叙述方式呈现出多样的风格但是共同保持有“客观”的基调。如此不同的主题、形象和叙述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而不同的框架之中隐藏着《环球时报》的相关立场和思想。
其他文献
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是动态的再现话语。纵观现代媒体中出现的新闻通讯,在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争抢
电视剧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它深刻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多个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剧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电
学位
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占据社会思想主导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影响力深远。宋明理学能够兴盛、发展与其有力的传播活动分不开。研究宋明理学传播系统
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1960年前后,我国报刊史上掀起了第二次报刊杂文高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北京晚报》的副刊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前线》杂志的杂文专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我国的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备受人们的关注,虽然近年来我们的创意产业有了长足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