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治理——以北京某社区为个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北京市一个典型的混合型城市社区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描述转型时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权责、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社区自治的居民基础等现状,揭示现有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我国未来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本研究所选择的个案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型城市社区:居民成分复杂,既有传统单位分房的居民,也有购买商品房的居民,还有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口;社区包含了下岗、老龄、低保等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通过这种典型的案例研究,能够较为容易观察到单位-街居制向自治型社区转变的过程和路径,进而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本论文的价值在于提供经验性的研究,为此,本论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收集、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定性描述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社区各治理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和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社区治理中居民关于社区自治的态度,以及居民行为模式的特点。本论文选择公共管理的主流理论之一——治理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强调随着社会的复杂、动态与多元化,社区治理将逐渐呈现出持续、互动的多主体合作模式。本论文通过案例观察,发现现有的城市社区治理中行政主导的社区整合力量强于基于社区自发形成的自组织力量;社区自治组织一般承担两方面功能,其一下传政府需求,其二表达群众利益,但后者相对较弱。这种行政主导性具体表现为:其一,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定位和相互关系尚不甚明晰;其二,政府对社区干预过多,虽然自治组织直接行使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责任,但更多是作为不享有行政权力的政府办事机构存在于社区中;其三,社区自治的居民基础还比较薄弱。一方面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居民参与管理社区的意识薄弱。论文认为行政主导性社区的形成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过去政府主导的街居管理体制依然存在惯性的缘故,具体因素包括:其一,政府在计<WP=4>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强干预性行为特征仍在延续,以及社区战略地位的提升,这些都促使政府对社区干预过多,社区非营利组织发育空间狭小;其二,政府对社区的强干预性行为、居民对单位和政府的依赖意识、及社区仅为居民提供的边缘性服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参与意识;其三,市场发育不完全、经济水平有限等,使得政府有可能干预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能定位,这也可能造成各主体职能定位和相互关系不甚明晰。由此,本论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其一,为实现社区自治,政府在强化自治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应该着力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其二,通过外放权力等方式,鼓励社区其他群众性组织的产生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进一步明确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能,调整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他文献
电子交易中的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仍然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网上的广告基本上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只有经消费者按键(点击)表示接受该要约邀请时,才能构成要约,
"现代派"并非是精神意义上的"伪现代派",而是真实勘探了"文革"后一代人的生存状貌,并进而追问个体命运的存在性内涵。因此"现代派"文学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诉求。"先锋文学"接续
自闭症的研究历史已有60年,自闭症这一特殊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时至今日,各国对自闭症诊断的标准仍未完全统一,对自闭症治疗和训练的工作也仍处于经验积累阶段。 上海
企业的管理活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与此相应的管理也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层面,即生产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财务管理在企业管
<正>今天听了张娟老师名著导读《红楼梦》人物形象梳理的一节课,王娜老师在《葬花词》的凄婉旋律中潸然泪下,为林妹妹的悲惨遭遇掬了一捧同情泪。回到办公室中我组同仁也一直
<正> 笔者根据子午流注纳子法,顺应脏腑气血流注,采用辰时针刺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胃炎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18~35岁50例;50岁以上18例。病程6~12个月30例;1~5年20例;6~10年11例
<正>定理1若P为正多面体内任意一点,则P到正多面体各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这是关于正多面体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质,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设V,S分别表示正n面体的体积和
期刊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表达有着很大的影响。情景教学法是一种灵活的、生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