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资”——“小资产阶级”的缩写形式,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时尚,日渐为学界注目,成为公共论域的关键词之一。本文从“小资”词义变化入手,主要探讨了社会语言实践在词义变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语义依赖于话语产生的具体语境,鉴于此,本文选取具有时实性和动态性的新闻报道语料,引入社会实践和语言市场理论,分析了“小资”词义处于具体语境中的变化情况,揭示了语言主体如何通过使用“小资”一词体现对小资阶层的观点和态度,深化了人们对词义变化和小资精英阶层的认识。
根据传统的语义学理论,词义是从指称意义、真值条件等方面来考查,在此基础上词义范畴是基于经典范畴观来认识研究的,其研究结果是词义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不可变性,因此根本无法解释变化这一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还从历史语言学和认知角度对词义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无法对其给出详实可靠的解释。本文在拉氏社会语言变异理论的指引下,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和“语言市场”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研究不同语言主体(小资激进人群、小资化人群和新闻媒介)使用“小资”的情况来解释词义变化过程,旨在阐明:
1、随着目前中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以他们独立独特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也为我们研究这些阶层的语言特点提供的恰当的时机。正是新兴小资阶层运用语言市场上原有的“小资”进行社会身份塑构和再塑构的实践,促使“小资”词义发生了变化;而小资激进人群摈弃“小资”作为称呼语的原意,以新“小资”取而代之,指代整个新兴小资阶层的社会身份和小资习性,并频繁运用于公众场合的社会语言实践,体现了“小资”词义变化的过程。
2、然而,对小资激进人群具有重大价值的新“小资”对小资化人群来说并非如此,他们在公众场合有意避免直接使用新“小资”却以省略、委婉等表达方式显露了自身的小资倾向。在小资激进人群中,女性小资积极的语言实践体现了她们对新“小资”的权势和将其纳入女性威望语的意图。
3、小资化人群对“小资”的避而不谈与当今新闻媒介炒得沸沸扬扬的“小资”热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新闻媒介对新“小资”的使用过于灵活而随意,极易导致其贬义化。目前国内涉及“小资”人群的讨论,大有雅者戏譃行文,调侃聊以消谴;有社会学者以发放调查问卷形式,旨在考察“小资”存在的实证性研究,为数不多,研究成果并不显著。本文通过对小资阶层语言实践的论述,完成了对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简单梳理;从语言主体的实践出发探求语言变异的过程,也使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运用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希望能展现新的视角;或由此可供捕捉和解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年轻勃发的“精英阶层”颇具特色颇有意趣耐人寻味的社会语言文化特点。惟愿拓展进一步讨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