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干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研究村干部问题的必要性。村干部所处的的新时代(免税时代和新农村建设时代)之要求,决定了村干部职能转变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往对村民自治进行研究的20多年中,学界大多从第三者的立场和视角来研究民主选举、乡村自治、村级两委关系等问题,有的也从村民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但很少从村干部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而其中,村干部群体的研究非常重要,他们是乡村治理的直接实施者,不仅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治民主的进步作出了值得肯定的贡献,其职能、角色的特殊性已经引起了部分注意并将继续受到特别的关注。村干部虽然可以称为“干部”,但并没有纳入国家公务员编制,非国家干部,也并非一般村民。村干部“亦官亦民”身份和地位,是造成其村干部这个群体特殊行为特征的根源。村干部虽然不拿工资,但有误工补贴,虽然不是“官”,但大多为乡村的各种类型的能人,一般有着比村民较强的经济势力。村干部业已成为乡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这些年引起了学界和政界更多的关注。村干部在免除农业税后,“干什么以及怎么干”是当前乃至以后较长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所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之一。学术界研究中国农村基层问题主要集中在乡镇一级,村干部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些附带成果,不够系统和深入。而由于国情的差异,国外没有村干部一说,国外的乡村机构设置及其干部职能演化等方面的经验可能和我们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可以借鉴的文献等资料很少。免税以后,村干部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要给自己以明确的职能定位,实现由传统的行政性职能向服务性职能转变。因此,首先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了村及村干部的由来,考察了近代以来村干部职能的历史演进过程,归纳了村干部职能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调研,描述了村干部的职能现状。文章从村干部的职能演化规律和村干部的职能现状这两方面,对村干部在免税时代的职能进行了明确定位。然后探讨了村干部新时期职能转变所面临的现实困惑以及未来村干部的历史使命,同时通过对免税后村干部在村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最终建立了一系列村干部职能转变的激励机制。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论文主体内容分七章进行。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指出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为中国村干部职能演变,探讨村干部职能演变的历史规律。第三章为国外村级组织建制及其“村干部”职能的情况及其类比;第四章为现实情况下村干部的职能定位,分析了外部体制环境的变化使村干部由行政性职能向服务性职能过渡。第五章分析了新时期村干部履行职能的制约因素;第六章为村干部在履行职能中与村民及乡政府之间的博弈,从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村干部必须在未来的角色扮演和职能定位中遵守“气球理论”。第七章为村干部职能定位的激励与制约机制设计。最后为结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