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结构视角的中国—东盟贸易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gyuzhucend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研究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得出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且竞争性日益明显。研究表明,随着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在初级产品方面,由于中国与东盟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中国与东盟互补性较强;在资源性产品方面,中国与东盟各具优势,互补性和竞争性都很强;低技术制成品中国与东盟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中国的中等技术产品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中国和东盟在以电子电力产品为代表的高技术制成品方面,竞争表现突出。总体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性日渐明显。采取Lall(2000)按技术水平分组的产品分类标准,分析了中国-东盟贸易结构及其变化;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主要贸易产品(电子电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发现,电子电力产品贸易呈现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形态。采用整体技术结构、技术结构高度衡量了我国与东盟出口技术水平的变迁,实证表明中国和东盟贸易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高度都在迅速上升,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双边技术层面的竞争性凸显。目前影响中国-东盟双边的贸易关系存在有利契机和制约因素。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双边贸易关系的因素,阐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的降低等因素均促进了自贸区的建设;得出经济结构竞争性明显、成员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盟核心凝聚力不足等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贸易的发展。最后对自贸区的前景进行展望,并针对前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应该重视差异性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避免同构性经济竞争,进一步提高贸易品技术水平;东盟国家内部应秉承“求同存异”的发展原则,推进中国-东盟贸易合作。
其他文献
矫正正义是指对已经破坏的正义内容进行恢复和弥补的一种符合正义要求的规则和原则。矫正正义的核心是适当的追究责任,对不公正行为进行纠正和禁止时,必须符合法定性、公正性
永康是全国闻名的“百工之乡”、“五金之都”,是浙中专业化加工制造基地。从产业发展来看,永康走的是一条市场与实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市场+产业基地”的发展道路。当地的专
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它会导致外周血管的狭窄甚至是闭塞,从而阻止血流流入到下肢末端。随着现代老年化程度的加剧,PAD的
全球化是当今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力 ,成为思考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基本前提。在此背景下 ,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和人权观念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出现泛化 ,直至演变为
国际分工与贸易具有推动更有效配置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贸易参与国均能从中获得增加消费可能性及经济增长的贸易利益。然而,受资源禀赋条件、竞争能力、需求强度等因素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集市是服务农民最直接、最便捷的场所,也是商品流通的渠道之一,对活跃农村经济和城市发展起纽带作用。乡村集市的成长状况,是衡量农村市场繁荣的因素之一,而
国企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企业,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国企的企业文化是其企业自身发展所做的一种文化宣传,而思想政治则更具有大局观,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贞体现
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由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对世界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隐含在商品流动中的污染物排放不容忽视。我国传统贸易中大量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我们党基于国情提出的一个立意高远的宏大命题。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把乡村建设成“生态
报纸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地处西南边境的云南省对于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对外贸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桥头堡战略”为云南省的出口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也显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