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拮抗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探索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到11株放线菌,并采用平板对峙法针对防治玉米弯孢菌对这11种放线菌进行初步筛选和再次筛选,经初步平板筛选后,有5株放线菌对玉米弯孢菌有拮抗作用,其中有3株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经发酵液再次筛选发现在这5株菌株中BPS2对玉米弯孢菌的抑菌效果最佳。随后对BPS2放线菌菌种的初步鉴定、摇瓶最适发酵条件及田间防治效果等内容进行了探索。 通过对菌株BPS2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S.purpurascens DSM 40310T同源性最高,其同源性高达97%,但该菌株与S.purpurascens DSM 40310T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初步鉴定菌株BPS2可能为一个新种或变种,并将其命名为Streptomyces tumenensis BPS2。抑菌谱测定表明BPS2放线菌的发酵液对多种真菌如:禾谷镰刀菌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dium sojinum)、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番茄叶霉(Fulvia fulv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大豆灰斑(Cercosporidium sojinum(Hara)Liu & Guo)、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vlococcus aurea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结核杆菌(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试验还对影响菌株BPS2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其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蔗糖2.0%,玉米粉2.0%,黄豆饼粉3.0%,蛋白胨0.6%,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碳酸钙0.3%,培养初始pH值为自然。其适宜的发酵条件是:种龄28h、接种量6%、装液量为30ml/250ml三角瓶,发酵周期为60h、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温度28℃、pH为自然。 通过菌株BPS2发酵液进行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防效实验表明,田间接种前24h喷施发酵原液和发酵液5倍稀释液,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
其他文献
多胺(polyamines)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的化合物如腐胺(putrescine)、亚精胺(spermidine)及精胺(spermine)是一类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
水稻在生产中面临着水稻病虫害的严重侵袭。近几十年来,水稻普通矮缩病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造成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2014年我国农业部再次授予转cry1Ab/crylAc水稻华恢1号和
基于作业预算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企业全面预算有效地控制公司成本,同时有目的性的成本核算操作,改善预算技巧并提高在激烈竞争中的竞争力.通过研究提出在作业基
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真菌,其寄主范围广,对环境适应性强,既是重要植物病原菌又是常见的腐生菌,由其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常造
本文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及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甘蓝田菜青虫种群数量动态及捕食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