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面临过交通问题,尤其表现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即城市道路网络的发展程度不足以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由此导致了城市运行效率的下降。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给我国经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效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实现和传送均以城市交通网络为载体,城市交通网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千万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大小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分析城市交通承载力,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交通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总结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明确了本研究是基于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协调关系建立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其次,本文探究了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的测算方法,提出了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土地利用数据和路网数据为数据源,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交通产生量与交通供给量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城市交通承载力分布及配置时序分布。本文选取了济南市主城区内城市建设较为发达、路网分布较为密集的核心部分,对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用济南市晚高峰交通拥堵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以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研究区内交通承载力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城市交通的供需关系,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科学地配置土地开发和交通设施建设的时序。能够为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对城市规划的定制与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