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最早发现可作为一种小分子量DNA结合蛋白在转录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它在炎症细胞迁移、分化、肿瘤生成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在多种肿瘤中有高表达。本研究探讨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类型、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在52例肺癌组织,42例癌旁组织, 10例有肺癌转移淋巴结,5例无肺癌转移淋巴结,6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HMGB1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了42例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结果(1) HMGB1在肺癌组织中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20(45%),其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11/20(55%),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19/22(86.36%),其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4/22(18.18%),二者差异显著.小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9/10(90%) ,有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率为17/18(94.44%),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率为11/24(45.83.10%),二者差异显著。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率为28/42(66.67%),非小细胞肺癌癌旁表达率为15/42(35.71%),二者差异显著。(2)VEGF-C在在肺癌组织中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5%(9/20),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18/22(81.81%),二者差异显著.有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率为16/18(88.89%),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率为11/24(45.83%),二者差异显著。而且HMGB1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MGB1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有表达,HMGB1和VEGF-C表达与肺癌组织病理类型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可作为肺癌转移.治疗和预后判断指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以工程实例说明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中基本特征值计算方法。
目的探讨采取低分子肝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
<正>探究左卡尼汀对环磷酰胺造成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环磷酰胺组(损伤组)、环磷酰胺+左卡尼汀组(治疗组),经腹腔注射相应药物。
会议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SAP+R组、SAP+S组、
文章首先在把握传统青花艺术的图形、构图、色彩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其次再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进行设计方法的分析,找到青花与艺术设计的契合点,
先秦儒家以"政在养民"与"天下为公"为自己的政治价值观,以"为政以德"与"汤武革命"为自己的政治机制观。前者无疑价值恒在,但后者不足以保证前者的实现。当代中国果然要实现"
中苏关系史研究二题李嘉谷一、七七事变后中国要求苏联出兵对日作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中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奠定了苏联援华抗日的政治基础。随即中国政府派遣
目的:研究针刺腰痛穴结合麦肯基疗法对急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护骨素、Dickkopf-1(DKK-1)及硬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
当今世界,化工产品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须品。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原料及其产品的运输量日益增加。由于许多化学品带有毒性,且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