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变革,高校教育也在持续的进行深化革新,从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模式,即讲授式,逐步向引导式转移。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之余,自发进行自我建构的非正式学习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非正式学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智力仓库和创新起点,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发挥着知识宝库、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因其特殊的文化属性及原有的学习氛围,是高校学习者最适合进行学习的空间。高校图书馆以藏书为主、阅览为辅的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进行非正式学习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结构及功能亟待进行调整。在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及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以适应学习者的需求,服务使用者为导向,因此将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融合到图书馆实体空间改造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本文旨在将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理论引入高校图书馆互动空间建设中,依据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理论对高校图书馆的互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研究法,首先对非正式学习和图书馆空间理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梳理,对国内外较为成功的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开发案例及图书馆改造案例进行研究,并对几种空间设计的原则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及内部的功能要素,最后选取TJ图书馆的空间进行重新设计。从实施及评价的结果来看新的设计能够开辟多种适应非正式学习的互动空间类型,满足不同学习形式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学习者使用图书馆空间的愿望。总体而言,本文研究为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的设计趋势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