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企业社会责任丑闻现象时有发生。这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待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即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不无关联。本研究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和经营环境,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企业文化理论等相关研究,实证分析了企业管理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对企业社会表现的影响效应,并引入企业文化作为中介变量。具体研究思路为: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基本结构,构建其与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表现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广东、广西、安徽及全国其它省区共计458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和AMOS等分析工具进行模型拟合和假设检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总样本以及不同行业属性分样本下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与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表现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关系,并考察了不同个体特征下中高层管理者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差异。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总体样本、制造业企业分样本以及非制造业分样本中,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表明管理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在与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表现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管理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取向能够直接影响企业文化,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表现,企业文化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企业文化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表现,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具有差异;(4)不同个体特征的企业管理者,其社会责任取向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性别、学历和伦理学背景均对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存在一定影响,而此差异在年龄和是否为商业学科背景上并没有体现出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1)从伦理和价值观视角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动因,并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基于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取向影响企业行为的机理分析,引入企业文化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三者之间的影响效应模型,并证明了企业文化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