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1973年的越美巴黎谈判是最终促成侵越美军撤出越南、结束干涉战争,越南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事件。前人论述或局限于“美国中心”,或囿于史料不足,对越美谈判的研究非常不充分,尤其忽视越南在其中的角色。本文以越南为研究视角,对越美谈判做系统论述,论文主要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回顾前人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史料采集情况。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讨论越南党和政府的谈判准备,具体分为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一、思想认识上的准备。越南劳动党中央对如何解决越南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把外交谈判作为抗美救国战争的必要组成部分;二、对美和谈试探的斗争,尝试和美国对话,为正式谈判奠定了基础;三、面对中国反谈、苏联促谈和由此引起的分歧,越南坚持自己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谈判时机。第二章主要阐述美国统治集团围绕印支战争是战是和而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分裂。美国1968年开始和越南谈判是其侵越政策破产的结果,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侵越政策共识在越南军民顽强的斗志和军事打击面前逐渐破裂,并被迫开始单方面战争降级,在此重要背景下,约翰逊政府向越南发出和谈请求,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由此迈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第三章论述越美谈判最初九个月的情况,是为谈判的第一阶段。除了会谈地点问题外,双方主要围绕美国停止轰炸北越和会谈模式问题展开较量。在越南耐心而坚决的斗争下,约翰逊政府宣布停止实施对北越长达三年之久“霹雳行动”。由于会谈模式背后其实就是关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合法性问题,进而关系到越南南方政权问题,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双方会谈中争论不已,双方有关桌子形状和如何摆放以及标识与会方等细节上的交涉其实都与此直接相关。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各自解释代表团构成,因此巴黎会谈形式上就是四方会谈。第四章主要叙述黎德寿和基辛格1970年开始秘密谈判,直到1972年5月,是为第二阶段谈判。双方的立场差距甚远,美国主张军事、政治问题脱钩处理,即美国和北越讨论撤军和战俘等军事问题,越南南方政权问题留给越南内部自己解决,越南坚持军事、政治问题一揽子解决。为此,谈判两度中断,各达近8个月时间,越美谈判的焦点归结到阮文绍的去留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越美第三阶段谈判,1972年5月到10月的会谈是整个谈判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从1972年8月起,北越向美国提出最高、中间和最低三套解决方案。越南劳动党中央经过反复认识和讨论,最终明确越南的谈判目标是,签署一份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而不再是推翻西贡伪政权,建立联合政府。这个转变对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明确了谈判方向,即先解决军事问题和有关政治问题的原则,第二步由南越各方解决内部问题。北越适时、主动地调整谈判政策,大大加速了谈判进程,使得越南问题走上了解决的道路。第六章阐述越美最后阶段的谈判斗争。美国唆使阮文绍提出修改协议,企图推翻协议文本。北越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谈判底线,有效的维护了越南的正当权益,迫使美国不得不按照1972年10月20日协议的基础在和平协定书上签字。巴黎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美国打着反共旗号的侵越战争惨淡收场,这一神圣的协定吹响了越南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号角。结论部分在上述阐述基础上,总结概括了越南在越美谈判过程中以小博大,坚持自主外交的外交艺术和独特魅力。结论部分还谈到了由越南以弱小民族之地位进行自主外交而认识到的两点经验,以提升越美谈判的分析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