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突涌水多源信息演化过程监测与融合预警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ata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国家。隧道建设逐渐向“长洞线、大埋深、高应力、强岩溶、高水压、复杂构造”趋势发展,突水突泥灾害日趋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突水突泥灾害难以遏制的主要原因是灾变演化机理不清、监测预警缺乏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因此,亟需开展隧道突涌水灾害多元信息演化过程监测与融合预警方法的研究,实现突涌水灾害的有效主动防控。(1)阐述了隧道突涌水灾害演化过程的监测预警总体思路,研究了突涌水主要灾害源的地质发育规律及致灾特性,提出了定性与定量指标语义模糊融合的突涌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是突涌水灾害监测与预警的前提条件。(2)通过室内试验、理论推导及文献调研研究了饱水岩石破坏过程中声发射、视电阻率、渗流场、温度场等物理信息的变化规律。推导了岩体渐进破坏的流固耦合模型,采用COMSOL仿真软件研究了充填水压力、隧道埋深及溶洞半径、位置、形状等不同工况下隧道开挖诱发突涌水灾害的多元信息演化机理。通过大尺度模型试验揭示了岩溶型突涌水演化过程中渗流场、应力场及位移场分布规律。(3)提出了隧道突涌水灾害前兆信息的内-外协同监测设计方法。提出了突涌水多元监测的敏感性识别方法,根据得到的前兆信息敏感性规律选取突涌水灾害的内部监测指标,建立了隧道突涌水灾害多元信息监测的测点布设方法。基于振弦式传感技术研发了孔隙水压力、位移及应力的无线透彻感知设备,实现了隧道复杂施工环境中高精度测量与无线自动获取,基于无线信号的衰减规律研究了适用于隧道特殊空间环境的无线传输模式。提出了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强噪声环境的视觉分析算法,解决了突涌水灾害的视觉异常监测。(4)基于D-S证据理论与直觉模糊理论建立了隧道突涌水灾害灾变过程的多元演化信息深度融合方法,基于改进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建立了突涌水灾害时间倾向性预测方法,依托跃龙门隧道验证了该方法的预测精度。揭示了突涌水灾变全过程演化状态的差异性规律,提出了基于多元实时监测信息的突涌水灾害演化状态判识方法。综合考虑涌水量、突水位置、演化状态及发生时间4个指标,建立了突涌水的AHP-TFN综合预警方法。(5)以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2号斜井为工程背景,采用多种超前地质探测方法对掌子面前方的含导水构造进行了探查,推断X2DK0+039掌子面前方富含地下水。基于所提出的多属性语言信息融合决策模型,对X2DK00+039~X2DK00+000段进行了突涌水危险性判识。针对X2DK0+029~015段突涌水的极高风险,开展了突涌水灾害多元信息演化的过程监测现场试验,制定了单点位移计、孔隙水压力计及土压力计的监测设计方案,优化了传感器的现场安装工艺。通过多元信息深度融合模型计算了突涌水灾害发生的支持概率,发现其演化状态与充填结构渗透失稳的灾变期相符,突涌水灾害综合预警等级为Ⅲ级,为突涌水灾害主动防控提供了依据。本文以突涌水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与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设备研发、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等方法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对于指导隧道工程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胃癌前病变(PLGC)是指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属于临床疑难疾病,目前对PLGC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明确的认识,无针对性治疗药物。中医药对PLGC的独特认识和治疗手段为临床提供了新选择。王庆国教授认为,PLGC病机多为正虚邪实,枢机不利,临床应坚持“扶正祛邪、调枢守神”法,治以健脾和胃、益气养阴,并针对病理因素“湿热”“瘀血”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同时调畅肝胆之枢、脾胃之枢,调和阴阳,
期刊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一种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特性的污染物,它的环境行为及效应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人工湿地是一种动态的陆地-水域界面的生态系统,具有包括水体修复、维护生态健康等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等方
学位
未来无线通信将致力于“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强安全”的技术应用,满足大规模连接、高可靠传输和低时延保障的通信需求,从而有效应对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通信设备的海量接入以及新型通信业务的不断涌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研究课题,借助多天线所带来的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可显著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SE)。MIMO技术是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服务质量(QoS)和用户体验质量(Q
学位
王庆国教授临床注重中西汇参,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心系疾病以振奋阳气为首要,同时重视驱逐阴邪,包括水饮、痰浊、瘀血,随证灵活加减用药;并兼顾阴阳、气血,补气以助血运,治血以气血互生。组方用药时注重平衡阴阳,“以平为期”。本文对王庆国教授治疗3种典型心系疾病,即扩张型心肌病、窦性心动过缓、冠心病的经验进行详细解析。
期刊
为加快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大量隧道工程被投入到交通基础建设中来,受地形地貌与路线条件限制,山岭隧道工程将不可避免地穿越断层及破碎带。由于断层区域具有地震频发、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等特点,地震运动引起的断层错动使得隧道衬砌结构产生被动变形、扭曲错断等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目前,针对断层错动引起的山岭隧道衬砌结构破坏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善,由断层错动诱发的衬砌结构破坏演化机制也尚不明确,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在填埋处理过程以及封场后相当长的时间,垃圾通过降解,会不断向环境中排放大气污染物。长久以来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的研究多集中于甲烷、恶臭气体的排放,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对其他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如烷烃、烯烃、芳香烃、含氧有机物等关注不足,尤其是
学位
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以其高掘进效率、对岩体扰动小、成洞质量高、安全性强等优势,已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主要装备。然而,现阶段TBM掘进难以准确、快速地获取沿线岩体地质参数,TBM掘进控制参数的选择和掘进姿态的调整缺乏科学依据,主要依靠人为经验,时常出现TBM控制参数与岩体条件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进而导致掘进速度下降、掘进成本增加、刀具出现异常
学位
水,覆盖地球表面71%的物质,被称为生命之源。在世界上21个贫水和缺水的国家中,中国位列其一。国民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用水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流域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聚集地,在单一生态属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属性。淡水资源过度开采、水体环境污染是流域水环境管理中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目前,点源污染在我国已得到广泛控制,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已向面源污染问题转化。在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推进过程
学位
随着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超级电容器以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炭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作电极材料,但是其低能量密度严重阻碍了实际应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炭材料的形成和掺杂机理,并进一步优化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选择了多种前驱体、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了多种炭材料,探究了生物质组分、碳链结构和异质原子官能团对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化
学位
姜良铎教授认为,三焦郁滞是失眠之本,火毒内生乃失眠之源,元气亏虚为失眠反复难愈之因。姜老临证从“三焦排毒”治疗失眠,调畅三焦是治疗失眠的基本大法,应贯穿治疗始终;失眠取效要重视火毒致病,治疗以“清火”为基石,辨证行清透郁火、清化痰火、清行瘀火之法,排毒时注意培补元气,以平为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