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快,人民群众对人生价值的探讨、美好理想的憧憬和高尚情操的塑造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意愿日益强烈。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最先在国外诞生的志愿者活动,引入中国后迅速发展,蓬勃兴起,数量和组织规模不断壮大,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在重塑人际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传递奉献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在特奥、奥运、残奥、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中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在国家社会领域发挥了不同于政府、企业的独特和积极功能。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的举办,志愿者以其独有的奉献热情、团队素质和文明风貌,将成为展会期间重要的服务力量。相较以往,世博会对志愿者服务的要求,从招募动员到组织管理,从时间跨度到服务领域,都对上海志愿者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要求。如何把握志愿者参与公共服务的动机,剖析志愿者组织动员的现状,对志愿者的动员和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对于志愿者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为此,笔者从世博会的特殊背景出发,立足于世博会对志愿者的专门需求,重点对志愿者公共服务动机进行研究分析,对志愿者招募动员的政策提出见解。本次论文主题,针对世博志愿者的服务形式和工作特点,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重点对上海市民(主要为社区居民和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意向和期望等进行研究,分析参与动机和激励需求对其行为的影响程度。本文将结合中外志愿者活动的特点和现状,寻找目前在志愿者动员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志愿者这一“情感性”更强的群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重点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激励两方面提出志愿者组织动员的对策建议:一方面,从志愿者发动的外部环境分析,重点提出在志愿服务动机的人文环境营造上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从内部激励着手,加强志愿者组织内部建设,寻求形成组织内部志愿人员的激励方式,运用情感管理对管理方式进行探索。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志愿者组织活动中来,以期为世博会志愿者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并为今后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