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猪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实验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D-氨基半乳糖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对其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观察NAC治疗效果,深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中国实验小型猪,雌性,12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与治疗组(n=6)。应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注射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治疗组给药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给予NAC150mg/kg、50mg/kg、10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其后每间隔24小时给予NAC10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药后6小时、24小时及其后每隔24小时分别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100ml。观察比较两组动物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生理生化指标、颅内压、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清学相关因子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平均存活时间为64.7±8.7小时,均死于严重肝衰竭。治疗组存活时间为66.2±10.6小时,两组平均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3,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多项生化指标、颅内压、炎性细胞因子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病理学检查中治疗组除60小时组外,其余时间点组织病理示较对照组有较好的恢复。免疫组化检查中,对照组PCNA存在阳性表达,但数量较少,着色浅;治疗组阳性表达数量多,着色相对较深。两组阳性细胞计数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均有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质和细胞核均着棕黄色颗粒状,疏密不等,但治疗组的阳性颗粒数少于对照组。结论:NAC应用于急性肝功衰竭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①NAC治疗可以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和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肝脏功能的恢复提供有益的帮助。②NAC治疗可以减少体内TNF-a、IL-1β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的快速发展,稳定机体的内环境,减轻肝脏损伤,为肝细胞的再生、修复提供条件;③NAC治疗对维持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剂SOD、还原性谷胱甘肽和一氧化氮的含量来清除肝脏内氧化剂产生的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④NAC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利于肝脏的功能恢复。综上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的应用为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位置。方法:100例危重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选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2G×25mm/Y-G的
在《登池上楼》中,它的诗眼自然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不仅历来的诗论家推崇,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四十指出。
目的:观察我院采取措施对退药率的影响,探讨降低退药率的措施。方法:通过医疗机构、医生、药师三方面退药,比较我院门诊退药率。结果:采取措施前退药率为0.45%;其后退药率为0
1931年9月18日,日军开始向沈阳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内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 On September 1
目的:探讨门诊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门诊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差错的原因,并制订相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陶行知的儿童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目的:本研究为前瞻性对比研究,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AMI)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为研究
目的:基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中扇形束兆伏级断层扫描数据分析鼻咽癌治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探讨影响摆位误差的因素。方法:37例鼻咽癌患者于2015年2.9月期间接受断层调强放射治疗。
【正】电子媒介的兴起,带来了一场信息革命。它以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着传统的边界,使事物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引发了人类价值观、道德观和评价标准的变革。与此同时,网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药事管理中临床药学干预对患者个体化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102例入院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