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三和乡为个案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淮南市三和乡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实地调研,力图客观呈现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遭遇的一系列困境并进行了成因分析,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消解策略,希望有助于这一特殊群体最终达到失地不再失望、失地不再失学的基本愿望。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正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安徽省淮南市三和乡失地农民子女在生活、学习方面的真实现状的实地考察,了解到失地农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家庭生存方式的变更,客观上导致了新一轮的辍学高峰;另外,失地农民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其子女的学业成绩和教育路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等。 正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概括出失地农民子女所遭遇的特殊教育困境,其主要有:家庭教育日益走向薄弱化和边缘化,教育隐患日益增多;学校教育和管理明显滞后,严重阻碍了失地农民子女的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部门缺失应有的教育支持和帮扶,政府部门在相关政策和经费的保障上很是匮乏等。 正文的第三部分,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困境进行了成因分析。首先,这是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的延续和文化再生产的结果之一。其次,在现实因素中,主要由于失地农民的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文化素质偏低;学校给予关注的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失地农民家庭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和相关部门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等。 正文的第四部分,通过对教育公平价值导向的把握和对社会支持作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通过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体系、优化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政府部门的教育支持力度等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消除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困境的相关策略。
其他文献
医护职业是高压力、高倦怠的职业,研究医护人员的人格对其职业的影响,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格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为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建立松辽盆地各级层序的识别标志和层序地层格架,将松辽盆地地层划分为白垩纪裂谷盆地巨层序和第三纪裂谷盆地巨层序,并将白垩纪裂
为了探索跳箱练习与中程助跑起跳技术与跳远起跳技术上的差异,明确或细化这些练习的技术要求,为这两个专项训练手段更加科学合理的在实践中应用提供借鉴,本文通过高速摄像及
语文教材以选文为核心,选文的优劣影响着语文教材质量的高低,而文言文选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
句子中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者从行为实验得到了两个模型:一个是自主模型(又称模块模型),另一个是交互作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