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结社自由权的宪政价值及实现路径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社自由权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宪政价值。但在现实中结社自由权在法律上和行政管理中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现代民主要求社会阶层有其组织和表达民意的渠道来参与政治事务,要求国家给予公民广泛的参与空间,给予更多的利益诉求途径。因此,研究结社自由权的宪政价值及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五个部分对公民结社自由权的宪政价值及实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揭示了结社自由的内涵和性质。对结社自由的观念决定了一个国家社团制度的基本精神。结社自由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现代国家宪法和宪政实践中得到普遍确认的基本宪法自由权。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结社自由权的宪政价值。结社自由权意味着国家权力的部分回归,可有效的促进宪政民主、实现社会正义。结社自由权是制约公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其他权益的重要手段。第三部分对我国公民结社自由权现状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公民结社的制度设计特点。从而,为结社自由权的实现寻找相应对策。第四部分考察了境外部分国家公民结社自由权的实现情况。在与境外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公民结社自由权宪政价值及其实现的若干启示。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公民结社自由权宪政价值及其实现的路径。从理念层面理顺国家-社会的关系,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制定出与宪法相配套的法律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社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抵押作为对物担保的一种形态,对抵押权人而言就特定物具有优先受偿性,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又使抵押人可以充分利用其使用价值。因此,抵押制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维护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精神权益的救济手段,在现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立法较晚,法律规定不全面,在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中通过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