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我院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所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评价肱骨远端内侧及后侧/外侧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与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5月~2011年8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C型)46例,对随访资料完整的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肱骨远端内侧及后侧/外侧钢板(Zimmer)治疗15例,作为A组。采用交叉克氏针、克氏针加张力带或空心钉、Y形钢板、内外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11例作为B组。术后随访时采用肘关节HSS2评分标准[2],从疼痛、肘关节功能、日常活动、活动持续时间、肘关节整体使用情况这五大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并打分,优:90~100,良:80~89,一般70~79,差:<69。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随访12~77个月,平均36.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及截骨部位均愈合,均无并发感染。已有9例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采用肘关节HSS2评分系统[2]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本资料A组中优8例,良4例,一般1例,差2例,优良率为80%;B组中优3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72.7%。术后并发症有A组中1例骨化性肌炎,1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B组中2例发生克氏针松动,1例螺钉脱出(采用Y形钢板固定)。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的3例与桡神经损伤的2例中,术后仍有2例存在存在环指、小指麻木,2例拇指、食指麻木。术前神经无损伤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4例,表现为环指、小指麻木,1例取出内固定物后缓解,其余经术后药物治疗有所减轻。
结论:
采用肱骨远端内侧钢板及后侧/外侧钢板不仅可解剖复位肱骨远端,还能提供可靠的内固定强度,有效降低不愈合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尤其是C3型骨折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