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精氨酸是人体代谢的一种重要氨基酸。在食品和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比较了的钝齿棒杆菌A.S.M2诱变菌和2株工程菌钝齿棒杆菌A.S.M2.sp、钝齿棒杆菌A.S.M2△argR发酵过程中L-精氨酸产量及其与各生长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argR基因在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采用偶联有L-精氨酸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分离生物合成途径中受L-精氨酸反馈抑制的关键酶;并通过SDS-PAGE分离纯化各关键酶;将各纯化蛋白组分进行MALDI-TOF-MS分析,分析结果与蛋白组数据库进行比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测定了钝齿棒杆菌A.S.M2,钝齿棒杆菌A.S.M2.sp,钝齿棒杆菌A.S.M2△argR三株菌的L-精氨酸生产曲线、菌体生长曲线、碳源消耗曲线、发酵液pH值变化曲线,结果显示钝齿棒杆菌A.S.M2.sp的L-精氨酸产量最高时达到85 mg/mL,推测argR基因在钝齿棒杆菌L-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可能起正调控作用;
(2) 采集各菌L-精氨酸产量高峰期的菌体,采用亲和层析技术分离纯化获得了钝齿棒杆菌A.S.M2和钝齿棒杆菌A.S.M2△argR2株菌的特异性吸附蛋白;
(3) 采用SDS-PAGE电泳分离纯化各蛋白条带,并切胶回收了主要的10个纯蛋白条带。各纯化蛋白组分进行MALDI-TOF-MS分析,10个蛋白点均获得质量较高的质谱峰图,与蛋白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均为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