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花瑶”挑花的产生、发展与演化过程及“花瑶”挑花的造型因素与设计理念进行系统研究,理顺“花瑶”挑花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为将“花瑶”挑花的造型与设计理念等民间美术设计因素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是各类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小分支,近年来有许多关于“花瑶”文化的论文面世,绝大部分都是关于“花瑶”的溯源、迁徙历史、习俗、语言等研究。但关于“花瑶”服饰方面的论文并不多见。以“花瑶”挑花为对象,对瑶族挑花的艺术特色、构成形式及造型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是笔者对所热爱的“花瑶”挑花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对“花瑶”挑花与平面设计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花瑶”挑花的构成形式、创作意识及图腾图式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找到两者的接合点。系统研究“花瑶”挑花的造型因素和设计理念,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使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延续和深化;有利于平面设计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为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对“花瑶”挑花与平面设计相互关系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进行分析、总结。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通过对文字记录、遗留的文物,以及现存的风俗、习惯、信仰、挑花纹样、图腾等,去理性地探讨其外在表象后的内在的深层意蕴;深入到生活的实际,更直接、更深入地观察和比较,通过多渠道的社会调查和考证,获得尽可能详实而准确的一手材料。“花瑶”没有文字,所以“花瑶”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像学的研究。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准确、形象、全面地表现对象,有助于理解其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还有一个贯彻整个研究进程的是质的研究方法: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环境而被理解,理解涉及整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挑花也是一样,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认为客观实体是存在的,且真实性是不可能被穷尽的;强调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在“情境中”去研究,采取“文化主位”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