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瑶族挑花造型与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花瑶”挑花的产生、发展与演化过程及“花瑶”挑花的造型因素与设计理念进行系统研究,理顺“花瑶”挑花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为将“花瑶”挑花的造型与设计理念等民间美术设计因素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是各类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小分支,近年来有许多关于“花瑶”文化的论文面世,绝大部分都是关于“花瑶”的溯源、迁徙历史、习俗、语言等研究。但关于“花瑶”服饰方面的论文并不多见。以“花瑶”挑花为对象,对瑶族挑花的艺术特色、构成形式及造型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是笔者对所热爱的“花瑶”挑花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对“花瑶”挑花与平面设计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花瑶”挑花的构成形式、创作意识及图腾图式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找到两者的接合点。系统研究“花瑶”挑花的造型因素和设计理念,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使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延续和深化;有利于平面设计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为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对“花瑶”挑花与平面设计相互关系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进行分析、总结。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通过对文字记录、遗留的文物,以及现存的风俗、习惯、信仰、挑花纹样、图腾等,去理性地探讨其外在表象后的内在的深层意蕴;深入到生活的实际,更直接、更深入地观察和比较,通过多渠道的社会调查和考证,获得尽可能详实而准确的一手材料。“花瑶”没有文字,所以“花瑶”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像学的研究。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准确、形象、全面地表现对象,有助于理解其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还有一个贯彻整个研究进程的是质的研究方法: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环境而被理解,理解涉及整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挑花也是一样,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认为客观实体是存在的,且真实性是不可能被穷尽的;强调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在“情境中”去研究,采取“文化主位”的路线。
其他文献
魏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拓展和细化期,自然美在这一时期获得重大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在宗炳《画山水序》中得到体现。《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了自然审美之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的一句话叫作“将心比心”
头发可被描述为人体的细枝条或小纤维在头皮上的聚集。健康成年人头发每月平均长1~1.5厘米。头发和头皮都是靠进入毛囊的皮脂达到润滑,而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还能赋予头
人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磨牙症多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不少见,并呈逐渐增多趋势,但临床就诊者并不多。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时空聚焦特性,本文研究了高分辨率成像算法和无线输能技术。在现有的成像技术中,为了得到目标清晰的像需要使用大量的探测单元,并且噪声对成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