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体原本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慨念,是指能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生命体。古代希腊的哲学家、近代的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的发展时都曾将它与生物有机体联系在一起。而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哲学家、社会学家的有机体思想的基本内核,批判地继承了他们的合理成分,并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深入探究社会有机体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机制。本文从阐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理论来源开始,尝试梳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特征:马克思运用有机性思维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诸要素之间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实践是人类社会有机体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多种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有机体的运行与发展则是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家的矛盾运动之中。由于人是实践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必然遵循着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整体,构成有机体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的反应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给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对于我们今天在新时代建设和谐文明发展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阐释,本文尝试着从论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建设布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关系入手,论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展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是一种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研究社会的有机性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的的治国理政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