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DNA鉴定技术也以其近乎完美的科学性、客观性在司法实践证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DNA鉴定技术在司法实践运用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一方面是DNA鉴定技术以其强大的证明力使得大量案件事实被真实、清晰地还原,无数的罪犯无地可遁,极大地提高的司法诉讼证明的效能;而另一方面是DNA鉴定技术提供的海量般的信息量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对人们隐私权的冲击、对犯罪的思考、就业歧视等。要解决这种可能尴尬的境况,并将DNA鉴定技术在诉讼证明中的积极功效发挥到最大值,法律的规制作用必不可少。因此,为了规范DNA鉴定在我国诉讼证明中的使用,并建立起阻挡DNA鉴定技术可能引发的洪水的堤坝,有必要在立足于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DNA的特性以及我国现实的司法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一套DNA鉴定的法制体系,从而弥补目前我国关于DNA鉴定方面法律缺失的境况,推动我国DNA鉴定法律体系的建立,以促进DNA鉴定技术运用达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相对统一。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约30000字,对DNA鉴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诉讼实务运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外及台湾地区相关的DNA鉴定的法制化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基因伦理及公民隐私权对DNA鉴定的限制,并针对我国具体的司法环境提出了DNA鉴定的具体构想。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价值评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参考法。第一部分DNA鉴定的基础理论概述。该部分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DNA鉴定的原理及主要方法;第二部分概述了DNA鉴定在司法诉讼证明过程中的实务运用;第三部分对DNA鉴定的价值做了相关的评析。第二部分国外及台湾地区DNA鉴定法制化的概况。该部分主要对加拿大及台湾等地的DNA鉴定立法状况进行了相关的介绍。第三部分DNA鉴定之限制。该部分主要从基因伦理以及公民隐私权的角度出发,对DNA鉴定的限制性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第四部分我国DNA鉴定法制化之构建。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部分先对法制化的概念及我国DNA鉴定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从DNA鉴定的启动主体、适用对象、鉴定之采样、分析、保管、DNA鉴定结果的建档、DNA鉴定的第三人协助之规则、DNA鉴定的透明度及公民知情权这些方面对我国DNA鉴定法制化做了详细的论述。全文的重点及创新点是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的同时,并立足当今我国DNA鉴定实务的基础上,将其同基因伦理学、诉讼证明科学以及我国的司法环境等结合起来,寻求一套适合我国本土环境的DNA鉴定法律体系,以达到在DNA鉴定过程中即符合基因伦理、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又能将DNA鉴定的积极功效及应有价值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