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经过不断摸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引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断地发展我国社会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直的信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总要性,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是一切的基础。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归纳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科学论述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首先,从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为出发点,阐述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形成;其次,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过程,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得出结论,即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利益至上;再次,结合中国发展几十年的现状,论述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对分别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影响和价值。本文认为,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在当代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路线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