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时期是当代中国的开始。这个阶段我国电影改编数量达到150部,几乎占总摄制影片的1/3,其中部分改编影片因艺术质量上乘也频频获得各种奖项,其经典改编剧作故事至今仍津津乐道。笔者正是基于此处的考虑,试图对新中国的“十七年”电影改编进行分析探究。本论文首先从电影改编的外部环境入手,结合政治因素作用电影事业所产生的事件为突破口,把这些改编电影按照时间流的方式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和深入的探讨;其次在改编电影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之上,笔者运用电影改编的两个维度对代表性的改编电影进行了原体裁文本与影视剧本的实证主义式比对分析;正是通过以上对“十七年”改编电影的内、外部研究的结果分析,笔者挖掘了“十七年”电影改编与政治博弈以及经典电影改编的来源等问题的答案。最终,笔者试图以“十七年”电影改编中“现实主义色彩”叙事为线索寻找了当代影视改编源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