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城市儿童暴露于多种室内外变应原和被动吸烟环境中,这些因素可导致哮喘儿童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而其中尘螨、霉菌、猫、狗等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儿童的主要危险因素。避免接触已经确定的变应原,从根本上去除产生变应性炎症的重要诱因,使气道炎症逐渐减轻直至消散,是预防和治疗哮喘基本而重要的措施。目前,我国有关的系统性变应原家居环境干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目的:描述北京市区哮喘儿童主要变应原分布状况,识别诱发儿童哮喘的家居环境危险因素,通过有计划实施哮喘儿童家居环境干预和指导措施,进一步探讨家居环境干预和指导对哮喘儿童生存质量影响的不同。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便利选取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2006年4月到2006年11月门诊的哮喘儿童64例,在门诊应用点刺试验测试哮喘儿童的皮肤变应原,评估哮喘儿童一般状况、家居环境、哮喘发作天数、就诊天数、缺课天数和生存质量后,根据患儿就诊工作日分别纳入干预组和指导组。干预方法:干预组进行为期12周的家居环境干预,包括对哮喘儿童家庭进行一次家庭访视,发放教育手册对哮喘儿童及照顾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结合患儿家庭的实际家居环境状况制订明确的家居环境干预方案;在干预后2、4、8周进行电话督导和知识巩固。指导组在门诊评估和识别变应原后,给予相同教育手册进行指导。在入组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家居环境、哮喘发作天数、就诊天数、缺课天数和生存质量的评价。结果:研究干预结束时共对58例(退出率为9.38%)哮喘儿童完成资料收集,其中干预组和指导组各29例。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哮喘儿童变应原以尘螨(65.6%)、霉菌(46.9%)和猫毛(35.9%)为主。在干预12周后,干预组家居环境有所改善,在卫生习惯和变应原及不利因素10个条目上改善明显(P<0.05);干预组和指导组哮喘发作天数、就珍天数、缺课天数明显减少(P<0.05),生存质量的总分和症状、活动维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杂物堆放、寝具清洗、开窗时间和家有吸烟者等家居环境危险因素上比指导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家居环境干预可以提高哮喘儿童家居环境控制水平,哮喘发作天数、就诊天数、缺课天数的减少和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改善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