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标识协同网络交换组件数据转发与流量控制的设计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Internet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但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和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其原始设计思想受到严重挑战,暴露出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对于新型的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前期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两域”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智慧标识协同网络。在智慧标识协同网络中,智慧中心控制组件与网络交换组件是最重要的功能组件。网络交换组件的功能支持是整个网络理论体系的基础支撑,网络交换组件功能上的稳定性与设计上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整个网络的可用性与可靠性。本文以智慧标识协同网络为理论背景,提出了网络交换组件的整体架构设计,并对其转发功能与流量控制功能部分重点开展了创新性设计与实现,并通过测试方案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智慧标识协同网络的理论实现提供扎实的底层功能支撑。本文首先阐明现有互联网的存在种种问题,并对新兴互联网研究领域的各种前沿技术与思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着以智慧标识协同网络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提出了网络交换组件的设计方案,并对数据转发功能与流量控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其中网络交换组件的整体设计选择模块化多线程的实现架构,便于团队开发,调试方便,增强可扩展性。本文设计了新型的转发跳表结构来进行高可控可扩展的数据查询匹配转发方式;针对流量控制功能,设计了由区分策略与汇聚策略组成的新型流量控制方式来实现稳定而灵活的区分服务流量控制。最后,本文分别对数据转发与流量控制进行了功能测试,从而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与可实施性。
其他文献
数字图像由于某种原因而引发的自身局部信息丢失或者缺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因此就需要数字图像修复技术来实现对缺失信息的有效填充,并且修复后的图像在视觉
学位
为提高频谱利用率,宽带通信系统广泛采用了非恒定包络的线性调制方式和多载波传输技术。包络起伏的调制信号具有很高的峰均比,对通信系统的非线性失真非常敏感。射频功率放大
无线自由波是隧道环境中无线通信采用的重要方式,研究隧道环境中的无线信道对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非视距隧道环境的特点,在传统传播图理论基础上
平面反射阵天线因其高增益、低剖面、低损耗和易加工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雷达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但反射阵的缺点是工作带宽窄,因此自从反射阵的概念提出后就有大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信息的内容理解和分析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人体动作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智能视频监控、感知接口、运动分
天基雷达是一种以卫星为平台,用于远距离目标检测和跟踪的雷达系统。因其具有全天候、探测空域大、抗摧毁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了天基雷
全球定位系统(GPS,即Global Position System)从开始运行到现在,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现在已经被运用到各个领域。随着我国北斗二代卫星的发射,使得我国对全球定位系统的研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