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ZnO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ZnO以其优良的光催化性能成为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家族中的重要一员。然而,未经修饰的纳米ZnO普遍存在量子效率偏低,光催化性能较弱,抗菌性能不强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现代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对纳米ZnO进行Sb与Mg两种离子的掺杂来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并对纳米粉体的抗菌活性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对掺杂纳米ZnO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进行考察,同时对降解机理进行探讨。采用‘非水相控制pH离子交换除氯的沉淀—缩聚法’合成制备纳米材料,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除氯,同时提供反应所必需的OH-,加速了Zn、Sb(或Mg)的水解,缩短了制备周期。非水相制备环境阻止了水分引起的聚合反应,降低了产物的缩聚度。在该条件下,金属氢氧化物发生分子间的脱水直接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品体。经XRD与TEM分析,掺杂纳米ZnO在较低浓度掺杂时,其晶格结构仍保持ZnO的六方形晶体结构,但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形成了新的晶体结构。当Zn/Sb摩尔比达到5/1时,超出了ZnO固溶体的掺杂界限,ZnO的六方形晶格结构则不复存在。干燥是溶液化学法制备纳米微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选用乙酸异戊酯作为共沸干燥剂,其带有的极性基团(羰基)能够替代水分子与微粒表面的极性基团之间形成较弱的吸附作用,利用分子上的两条烷烃链延伸在微粒表面覆盖更大的表面积,有效地阻止了微粒间的直接接触,形成较大的团聚,提高了制备过程中纳米材料粒径的可控性。此外,乙酸异戊酯较高的沸点(142℃)也提高了共沸蒸馏除水的效率。研究了光照条件与无光照条件下不同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光照是纳米ZnO发挥抗菌性能的充分条件。光照条件下,掺杂纳米ZnO的抗菌性能远远高于未掺杂纳米ZnO,其中Sb掺杂纳米ZnO的抗菌性能优于Mg掺杂纳米ZnO。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及黑曲霉为受试菌株考察了不同纳米粉体的抗菌性能,发现掺杂比例为10/1的纳米粉体抗菌性能最好。然而,掺杂比例过高,达到5/1时,材料的抗菌性能降低。抗菌效果的好坏除与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有关外,还与受试菌株的细胞壁结构及成份有关。采用自制光催化反应器,以甲基红为降解底物,确定了光催化降解的最佳条件为紫外光照兼通气。通过对甲基红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发现,Sb3+与Mg2+掺杂能够显著提高ZnO粒子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摩尔比例Zn╱Sb与Zn/Mg均为10/1,并就Sb3+与Mg2+掺杂改善纳米ZnO光催化性能的机制进行讨论。同时通过对降解过程的跟踪,对甲基红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工作的不断推进,机电设备作为我国露天矿山施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矿山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就成为了备受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近几年,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凸轮轴的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凸轮轴磨削属于非圆磨削,不仅加工余量大、精度要求高而且材料比较难磨。因此,凸轮轴磨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汽
在利用微生物细胞过量合成生物基化学品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优化或强化微生物细胞的过程性能,以提高目标代谢产物的生产效率。本文以一株能在胞外大量积累丙酮酸的光滑球拟酵母营养缺陷型菌株(Torulopsis glabrata CCTCC M202019)为研究菌株。以动力学模型和过程控制为技术手段,围绕如何调控光滑球拟酵母的营养环境条件以强化T. glabrata的过程功能开展研究。主要研究
学位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弧面凸轮机构的特点与发展、以及弧面凸轮加工专用数控机床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弧面凸轮的加工特性,研究开发具有双回转坐标的专用数控设备,提出了重新开发和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液压机械技术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而且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液压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特点为高功率密度、很容易进行直线运动
随着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传统化石能源危机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显,作为日常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已经普及全世界。然而,为众多的电
为提高电机效率、电池能量利用率、整车续驶里程等性能,纯电动汽车用自动变速器已逐渐向多挡化发展。但由于挡位过多会使其传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策略变得复杂,导致成本增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