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刺激的加工机制主要有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种方式。如果个体对情绪刺激是自动加工,应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即使该情绪刺激和目标任务没有关系,但它仍然能够得到加工。其次,即使目标任务消耗了很多注意资源但是情绪刺激仍然能够得到加工。因此,当某种情绪刺激是干扰刺激时,若无论个体注意资源丰富与否该情绪刺激都损害了个体在目标任务上的表现,说明个体对该情绪刺激是自动加工;相反,若某种情绪刺激在注意资源非常匮乏的条件下便不会损害其在目标任务上的表现,说明个体对该情绪刺激是控制加工。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情绪刺激的效价或唤醒度对其加工机制的影响。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将动机视为情绪的一个独立维度,依据此模型可以将情绪刺激划分为高回避负性刺激、低回避负性刺激、高趋近正性刺激、低趋近正性刺激和中性刺激。从情绪对人类进化适应的本质意义来说,那些对人类生存繁衍具有重大意义的刺激会被优先加工。本研究在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基础上,从情绪对人类生存繁衍的意义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个体对不同生物学显著性情绪刺激的加工机制。本研究将情绪刺激划分为高生物学显著性情绪刺激(高回避负性、高趋近正性刺激),低生物学显著性情绪刺激(低回避负性、低趋近正性刺激)。通过操纵目标任务负载(即任务复杂性)来调节个体的注意资源,考察个体对不同生物学显著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实验1采用3(高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图片、低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图片、中性图片)×2(高负载、低负载)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探讨对不同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刺激的加工机制。情绪刺激材料选自国际情绪图片库和中国情绪情感图片库(所有材料均在预实验中予以评定和标准化,符合实验要求),用视觉搜索任务调节个体的注意资源。64名大学生(女生50名,男生14名)参与了本实验。结果显示:当任务负载高,注意资源匮乏时只有高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刺激会损害个体在目标任务上的表现,而低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刺激没有损害被试的表现。当任务负载低,注意资源丰富时,高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刺激和低生物学显著性负性刺激均会损害个体表现。实验2采用3(高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图片、低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图片、中性图片)×2(高负载、低负载)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探讨对不同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刺激的加工机制。情绪刺激选自国际情绪图片库和中国情绪情感图片库(所有材料均在预实验中予以评定和标准化,符合实验要求),用视觉搜索任务调节个体的注意资源。67名大学生(女生51名,男生16名)参与了本实验。结果显示:当任务负载高,注意资源匮乏时只有高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刺激会损害个体在目标任务上的表现,而低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刺激没有损害被试的表现。当任务负载低,注意资源丰富时,高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刺激和低生物学显著性正性刺激均会损害个体表现。因此,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生物学显著性情绪刺激(无论是高回避负性情绪刺激还是高趋近正性情绪刺激)因其对个体的生存和繁衍需求紧密相关,个体对其进行的是自动加工。(2)低生物学显著性情绪刺激(无论是低回避负性情绪刺激还是低趋近正性情绪刺激)因其生存相关性不高,个体对其进行的是控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