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角膜非球面性、角膜像差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和分析国人角膜前表面的非球面特性、角膜像差,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序贯选取年龄在11~50周岁、屈光度数为+0.50D~-3.00D且散光<1.00D的受检者123例,其中男55例,女68例,平均年龄29.58±11.8岁。每位受检者只取其中一眼数据,应用抛硬币法随机决定左眼或右眼。根据受检者的年龄,每十年为一组,分为4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采用鹰视角膜地形图仪(ALLEGRO TOPOLYZER,Wavelight,德国)进行角膜形态和角膜像差的测量,分别分析每眼的角膜前表面距中央10°、15°、20°、25°、30°范围的角膜Q值以及角膜中央4mm、6mm和8mm区域的3阶和4阶像差中的彗差、三叶草像差、球差、二次散光和四叶草像差。 结果: (1)国人11~50周岁平均Q10、Q15、Q20、Q25和Q30分别为-0.08±0.09、-0.12±0.1、-0.14±0.11、-0.2±0.11和-0.27±0.11。各年龄组间角膜Q25与Q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5:P=0.045;Q30:P=0.012),41~50岁组角膜非球面性比21~30岁组明显(P<0.05),而其它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 (2)各年龄组间三叶草和四叶草无明显差异性(P>0.05)。二次散光4mm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50岁组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6mm区各年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组与21~30岁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8mm区彗差和球差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1~30岁组角膜彗差明显小于41~50岁组,而角膜球差明显大于31~40岁组和41~50岁组(P<0.05)。 (3)彗差、三叶草像差、二次散光和四叶草像差与角膜Q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只有球差与Q值呈正相关(4mm区:r=0.530,P=0.000;6mm区:r=0.894,P=0.000;8mm区:r=0.909,P=0.000)。(4)角膜Q15和Q20与年龄呈负相关(Q15:r=-0.202,P=0.025;Q20:r=-0.214,P=0.018),4mm区的三叶草像差和二次散光与年龄在统计学上呈正相关(三叶草像差:r=0.234,P=0.009;二次散光:r=0.321,P=0.000),6mm区和8mm区的球差与年龄呈负相关(6mm区:r=-0.195,P=0.030;8mm区:r=-0.192,P=0.034),8mm区的彗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0.199,P=0.027),其余各像差与年龄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结论:国人平均Q值为-0.14(6mm区),不同年龄的角膜Q值与角膜像差存在着轻微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非球面性更明显,球差逐渐减小而彗差逐渐增大。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探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血浆代谢标志物。方法本文采用GC-MS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移植后7天内、移植后14天、
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建筑的使用质量高低。本文就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原则,以及安装方法和要点,重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