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核剂与增塑剂对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c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化热塑性塑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且满足现代工业对低碳、低能耗和绿色环保要求,可以代替传统材料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包装业等领域。但是,聚乳酸结晶性能差严重影响其制品的成型加工,使工艺条件复杂、能耗增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提高聚乳酸结晶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掺杂成核剂提高聚乳酸的成核速率以及添加增塑剂提高聚乳酸球晶生长速率的方法制备聚乳酸复合材料,并运用结晶速率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XRD)、偏光显微镜(POM)等系统研究成核剂、增塑剂以及两者协同对聚乳酸等温结晶行为、非等温结晶行为、晶体形态及熔融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滑石粉(Talc)和蒙脱土(MMT)三种成核剂优选,发现加入Talc后,聚L-乳酸(PLLA)半结晶时间最短,结晶速率最快,是PLLA最有效的成核剂。Talc的加入使PLLA结晶成核密度变大,晶粒尺寸变小。随Talc含量增加,PLLA结晶诱导时间ti、半结晶时间t1/2都明显缩短,结晶速率加快,结晶度提高。   研究了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对聚乳酸结晶性能影响,发现ATBC起结晶促进剂作用。ATBC能提高PLLA球晶生长速率,缩短PLLA半结晶时间,使样品最大结晶速度对应的温度向低温区移动,并随ATBC含量增加,结晶成核密度逐渐减小,晶粒生长更加完善,高含量的增塑剂还能增大PLLA的结晶度。探讨了成核剂Talc和增塑剂ATBC对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协同影响,发现PLLA/ATBC/Talc复合材料中,随着ATBC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总结晶速率在低温区域有明显提高,高温区域基本保持不变,其中PLLA/1%Talc/20%ATBC复合材料在100℃时半结晶时间仅为1.4min;随Talc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半结晶时间缩短,当Talc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半结晶时间最短,继续增大Talc含量,层状Talc会阻碍PLLA链段的移动,导致结晶速率有所下降。用成核剂Talc和增塑剂ATBC协同改性PLLA结晶性能时,可使PLLA结晶度从26%提高到33%。   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成核剂Talc和增塑剂ATBC协同改性PLLA,不仅提高PLLA的结晶性能,还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当PLLA/ATBC/Talc=84/15/1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好,在90℃~110℃温度范围内半结晶时间均小于3min,拉伸强度达35.9MPa,断裂伸长率为250%。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能源问题非常严峻,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水体中微生物污染对人类的生存一直存在着威胁,很多种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导致人体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因此需要迫切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灭菌技术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1985年,Tadashi Matsunaga等科学家首次报道了TiO_2具有杀菌能力,自此,光催化杀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光催化材料在可
学位
含磷芳香化合物在光电、阻燃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制备这一类化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二芳基膦酰氯与芳香化合物的锂试剂或者格式试剂进行反应。此方法
含氮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由于其在药物传递、分子识别、光学传感器、磁性、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而成为固态化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选择用水热法以5
学位
自从2004年首次使用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对石墨烯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结构,另一方面是因为石墨烯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石墨烯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然而制备高质量大尺寸的石墨烯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课题。本文通过使用免超声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大尺寸、高质量的石墨烯,并且通过TEM观察到石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