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却一直高居不下,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颇为严峻,因此,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危险源演化发展而形成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更容易导致较大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展开系统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借鉴网格技术和网格化管理理论,设计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网格化管理流程,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首先,本文从危险源的理论入手,界定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和触发因素。在分析目前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指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提出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全新定义了网格化管理的对象、业务、信息资源和责任主体。
其次,以城市为单位,融合城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建立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三级网格化管理系统以及编码方法,将城市中所有在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划分成块,呈“网格”状分布,统一编码,这是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技术基础。本文结合知识网格的多空间体系结构,按照体系结构设计的原则,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知识网格体系结构横向设计为五层:基础设施层、信息管理层、任务管理层、知识转化层和应用层;纵向设为两个支撑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支撑体系。
再次,本文根据网格化管理“统一服务、资源共享、任务协同”的原则设计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网格化管理流程。三级网格化管理系统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统一分配给管理单位。各个单位直接通过用户接口向网格化管理系统发送信息,并接受网格化管理系统下达的指令,完成任务。而作为监管机构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的监控和任务执行的监控以及执行效果的核实,最终通过不同层级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本文将利用知识库分析法、安全规范分析法、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对照法这三种方法获得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包括重大危险源的类型和触发因素的状态;根据安全检查表分析某类重大危险源触发因素、每一触发因素的下设指标以及权重,编写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并利用“AHP-NT-SCL评估法”对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状态进行评价分级;针对评价结果制定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由责任单位完成控制任务,直至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消除。
最后,结合前文理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取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作为一典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构建南京市的三级网格化管理系统,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三个过程设计全新的网格化管理流程,对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