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网格化管理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却一直高居不下,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颇为严峻,因此,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危险源演化发展而形成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更容易导致较大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展开系统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借鉴网格技术和网格化管理理论,设计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网格化管理流程,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首先,本文从危险源的理论入手,界定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和触发因素。在分析目前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指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提出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全新定义了网格化管理的对象、业务、信息资源和责任主体。   其次,以城市为单位,融合城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建立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三级网格化管理系统以及编码方法,将城市中所有在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划分成块,呈“网格”状分布,统一编码,这是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技术基础。本文结合知识网格的多空间体系结构,按照体系结构设计的原则,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知识网格体系结构横向设计为五层:基础设施层、信息管理层、任务管理层、知识转化层和应用层;纵向设为两个支撑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支撑体系。   再次,本文根据网格化管理“统一服务、资源共享、任务协同”的原则设计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网格化管理流程。三级网格化管理系统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统一分配给管理单位。各个单位直接通过用户接口向网格化管理系统发送信息,并接受网格化管理系统下达的指令,完成任务。而作为监管机构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的监控和任务执行的监控以及执行效果的核实,最终通过不同层级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本文将利用知识库分析法、安全规范分析法、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对照法这三种方法获得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包括重大危险源的类型和触发因素的状态;根据安全检查表分析某类重大危险源触发因素、每一触发因素的下设指标以及权重,编写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并利用“AHP-NT-SCL评估法”对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状态进行评价分级;针对评价结果制定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由责任单位完成控制任务,直至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消除。   最后,结合前文理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取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作为一典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构建南京市的三级网格化管理系统,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三个过程设计全新的网格化管理流程,对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倾向,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加的充满生活化元素的成分,让生物课堂的学习更加贴近学生们日常的生活内容.本文就高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将课堂时间平均分配,将学生讨论和教师讲授相结合。本文结合当前高中化学课堂的现状,分析了“对分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对分课堂”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值得在实践中探索“对分课堂”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化学;可行性  “对分课堂”是由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复
近年来,建筑产业化得到大力推广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实现建筑产业化的一种建造形式和重要载体,也迎来新的成长机遇。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将建筑物分解成诸多单元部品和构件,在工厂预先生产,再运送至现场装配而成,因此装配式建筑离不开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而构件生产离不开工人集体作业,同时这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对工人的知识、技能、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导致传统建筑工人往往难以匹配,造成了从业工人的整体素质
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要将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化学这门科目也是学生到初中才开始接触,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意义,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