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医疗器械和医疗制品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钛和钛合金以其高比强度,高耐蚀性和生物活性而受到临床的青睐。纯钛不含有有毒的合金元素,而且通过等通道转角挤压的方法可以提高纯钛的力学性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ECAP(等通道转角挤压)处理增强了纯钛的耐蚀性和生物活性,然而,有关的机理的理解却还很欠缺。本课题在对CP–Ti(工业纯钛)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和ECAP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两大部分实验。一是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CP-Ti的腐蚀行为,分析塔菲尔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结合EBSD取向图评价不同微观组织对纯钛耐腐蚀性的影响;二是对处理后试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浸泡腐蚀,通过XPS技术对试样表面进行组成成分半定量分析,利用SEM观察试样表面的形貌组织及EDS微区成分分析,研究不同处理工艺后纯钛的生物活性。得出以下结论:ECAP后纯钛发生了纯剪切变形,晶粒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细化,组织方向性最强;水冷后试样产生了马氏体相变,晶粒较大,组织呈现出细密的层状结构;而炉冷后为魏氏组织,晶粒粗大、组织杂乱且方向性最差;三种工艺下试样的耐蚀能力大小为ECAP>水冷>炉冷。在模拟体液(SBF+BSA)下浸泡两个月后试样表面存在大量的TiO2、少量的Ti2O3和少量CaP化合物。结合O、Ca、P的含量,以及SEM扫描电镜观察到的沉积物,得出ECAP处理表面氧化膜最为致密,且沉积CaP化合物的数量大于炉冷和水冷试样,即ECAP处理后纯钛的生物活性(在人体模拟体液中试样表面形成磷灰石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改善,认为这是导致ECAP处理后纯钛耐蚀性和生物活性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