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高分子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等有害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排入江河等自然水体中,经食物链富集作用间接被人类吸收,进而产生许多严重的疾病,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意义重大。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剂处理、树脂及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方法存在成本高、难以达到排放要求或引起二次污染等问题。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再生时间短、易于洗脱及能实现连续制备等优点,在工业废水治理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吸附性能良好的β-环糊精和聚乙烯亚胺出发,在模板剂参与下,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两种交联型纳米纤维,并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针对环糊精在PVA/H2O溶液中溶解度较低,难以获得高环糊精含量的、交联型PVA/β–CD纳米纤维的问题。以六氟异丙醇(HFIP)和H2O为混合溶剂,将PVA/β–CD纳米纤维中的环糊精含量提到70%,并经戊二醛交联处理后,制备了不溶于水的PVA/GA/β–CD纳米纤维。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交联前后纳米纤维组成和形貌的变化情况;考察了PVA/GA/β–CD纳米纤维对7种水溶性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纳米纤维对孔雀石绿、甲基紫和刚果红的吸附效果较好,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4.71、121.14和127.39 mg/g。循环4次后,染料去除率仍为80%。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为吸附剂,环氧氯丙烷(EPI)为交联剂,从PEI/EPI/PAN混合溶液出发,经静电纺丝技术和热交联方法处理得到了不溶于水的交联型PEI/EPI/PAN纳米纤维。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交联前后纳米纤维组成和形貌的变化情况;考察了纤维膜对水中铜离子、铅离子、铬酸根离子和甲基橙等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交联型PEI/EPI/PAN纳米纤维对铜离子,铅离子,甲基橙和铬酸根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349.65 mg/g,289.85mg/g,636.94 mg/g和211.86 mg/g。经过4或5次循环,对铜铅的吸附率能达90%左右;对甲基橙的吸附率达到75%,对铬酸根的吸附率也可以达到60%。从聚丙烯腈/聚乙烯亚胺混合溶液出发,在制备PEI/PAN电纺纤维基础上,经环氧氯丙烷/丙酮交联处理,得到了交联型PEI/PAN/EPI纳米纤维,研究了纤维膜在交联前后的纤维组成和形貌变化情况,考察了纤维膜对有害污染物的吸附情况,发现其对甲基橙,铬酸根和铜铅离子的吸附情况,发现其相应的最大吸附量分别595.24 mg/g,194.55 mg/g,314.46 mg/g和277.77 mg/g。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 长期以来,关于类比推理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思维方法问题,一直是逻辑学界以及科学哲学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过去的逻
<正>2018年,耐火材料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产量小幅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一是产量止跌回升。2018年,在国内外下游产业需求的共同拉动下,全国耐火材料制品产量止住连续四年下
近几年,慕课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逐渐流行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慕课教学改革也随之兴起。经过三个阶段的努力,思政课的慕课体系初步建立,其以信息技术的优势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思
教育见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听课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常规听课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观察主题,借助观察量表等技术手段和策略进行课堂观察,是师范生教育研习的
中国的"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下同),如果能像美国的PTA(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的缩写,家长教师协会)那样,也许就不会出现"要么沦为一种形式,要么是为学校提供志愿服务和其他
截流期水文原型观测是研究水文要素变化规律,指导施工组织、施工进度、投料强度、抛投方法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尼尔基水利枢纽二期截流过程中,龙口落差、最大流速、流量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社会的灾情需要管理与工程并重的应急工作,这给国外应急管理知识引入我国和本土化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展开我国灾情的特殊性,救灾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