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入海口地区马尾松林林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闽江入海口沿岸林地为研究对象,结合3S技术,运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森林资源进行分析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根据研究区09年二类调查数据以及大量文献参考,结合3S技术,对研究区林地利用现状与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区林分面积为11269.26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76.6%,疏林地面积为166.26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1.1%,灌木林面积为625.66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4.3%,未成林地面积为206.98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1.4%,无林地面积为490.5hm~2占研究区面积的3.3%。研究区林地类型以林分为主。马尾松是研究区的优势树种,面积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多,蓄积量为2364.5m~3,占所有树种的67.7%。湿地松为研究区第二大树种,蓄积为510.1m~3,占所有树种的14.6%。按各龄组面积排序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中、幼龄林占据了研究区总面积的86.2%,成熟林只有5.35%。得出研究区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1)林地面积比例大,林业发展空间广阔,(2)针叶林地面积比例大,优势树种单一且突出,(3)成熟林面积较少,森林资源比较缺乏,(4)幼龄林和中龄林多,针叶林后续资源充足。(2)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林地质量进行分析评价,选取了土层厚度、坡向、坡位、坡度四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构造矩阵得到了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权重排序为:土壤厚度〉坡度〉坡向〉坡位。从而建立起闽江入海口沿岸林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3)对研究区马尾松林林地功效等级划分为5级,后对各功效等级区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Ⅰ级功效森林面积最多为4050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58%;Ⅱ级功效森林面积2028.13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33%;Ⅲ级功效森林面积878.77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28%;Ⅳ级功效森林面积136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Ⅴ级功效森林面积64.99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9%。5个质量等级地块中不同功效等级所占比例排序Ⅰ〉Ⅱ〉Ⅲ〉Ⅳ〉Ⅴ。(4)结合林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林地功效等级分布,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质量等级1级的林地中有Ⅰ、Ⅱ两个功效等级的林地,所占面积分别为Ⅰ级290.46hm~2,Ⅱ级53.86hm~2。在质量等级2级林地中有Ⅰ、Ⅱ、Ⅲ三个功效等级的林地,所占面积分别为Ⅰ级1098.24hm~2,Ⅱ级499.81hm~2,Ⅲ级109.88hm~2。质量等级3级林地中有5个功效等级,所占面积分别为Ⅰ级1516.56hm~2,Ⅱ级914.05hm~2,Ⅲ级341.68hm~2,Ⅳ级40.65hm~2,Ⅴ级14.96hm~2。质量等级4级林地中有5个功效等级,所占面积分别为Ⅰ级1014.7hm~2,Ⅱ级483.16hm~2,Ⅲ级388.91hm~2,Ⅳ级80.88hm~2,Ⅴ级38.52hm~2。质量等级5级林地中有5个功效等级,所占面积分别为Ⅰ级130.04hm~2,Ⅱ级77.25hm~2,Ⅲ级38.3hm~2,Ⅳ级14.47hm~2,Ⅴ级11.51hm~2。本研究对闽江入海口沿岸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对研究区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有了较大改变,导致原有的土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西峡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的上游核心水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经济价值。随着大面积红松人工林的营造,一些弊端显露出来,如人工林树种单一、稳定性差、地力下降、生产力降低等。本
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是我国的珍稀树种和特有的孑遗植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树形优美,树体高大,树干通直,是世界五大公园树种之一。本试验对金钱松幼苗分别进
‘无子瓯柑’是普通瓯柑的芽变,果实无核,且具有普通瓯柑(Citrus suavissima Hort.ex Tanaka)的所有优良性状,果实极耐贮藏,11月下旬成熟后,常温下可贮藏至翌年5月,风味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