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天人关系学说中的“分”与“合”

来源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确实有悠久深远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张载作为第一个明确提 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思想家其在这一正统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中国另一 个重要的思想传统“天人相分”同样不容忽视,从先秦的荀子到晚清的章太炎, 尽管这一过程中充满“坎坷”,但这一传统仍然从来没有间断过,有趣的是,张 载在这条传统中仍然彰显了其不凡的影响力,这也许很少为后人所道,但笔者 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张子究竟是如何论述“分”,又如何将此两 条截然不同的传统路线结合得“天衣无缝”,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 儒学、道学两大家的地位? 可以说,张载批判的总结了历代天人之辩的两大思潮,一方面,他继承了 天与圣人相辅相成的儒家逻辑,排斥了天人感应论的不合理因素;另一方面, 接受了天道无为说,又反对圣人不仁说。在天人关系上,后来的学者们对张载 的哲学体系一直都是充满了争论与疑虑,但究其本质,笔者认为无非都是因为 心、气、神、性这四个基本问题含糊不明产生的,时人对这些问题也不乏争论 甚至误解,因此,笔者拟通过口虚气之辩”、“‘分’‘别’之辩”、“‘合’‘和’ 之辩”,三个方面的辨析对张载的天人体系与传统有一个更为全面与深刻的认 识。 人们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文化下的“天人合一”和西 方主客两分下的“天人相分”上。“天人合一”说被给予了特别的注意,并在许 多论著中受到很高的评价。我国古代确实有很长很深的天人合一的思,但是中 国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天人相分”同样不容忽视。 张载天人体系之所以能把“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两条线独特地综合 起来,最终要的就是他的独特“分”、“别”、“和”、“合”观。“别”是不同,“分” 是对立,是并行。“别”无主体意义,分是主体意义上的平等。这就是张载哲学 与传统“天人合一”下的“天人有分”思想的不同。 关键词:张载,天人合一,天人相分,辩,生态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制度只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其发展速度却惊人的迅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让我们清楚的认识知识产权制度自身特征及其高速发展的成因,并对其发展前景作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玉米的种植密度越来越大 ,高产再高产给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品种耐密性就是指某个玉米品种在较大群体下具有的较高的单株
本文围绕当前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创新发展展开讨论,文中将企业创新系统归集为由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两大子系统组成,两者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推动和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发展。文章首先从系统的视角对企业创新系统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阐述。之后,文章就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界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作了
孟荀人性论被很多人视作中国哲学史上截然对立的两家有代表性的观点。孟子道性善,而荀子主性恶,这两个表述迥异的观点有着各自的时代根据、理论渊源以及思想内涵,他们对人性
自上世纪电视、电子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媒体技术就以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受众的广泛性,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3月23日,中国电信云公司宣布,天翼混合云服务正式商用,在国内市场首次提供基于虚拟数据中心(VDC,Virtual Data Center)的混合云服务。
1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意义安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耕地面积33.3万hm2,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良好。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0.6万hm2,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55%以上,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