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略写为DEC)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例如: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修辞学、语用学,等等。综观以往对DEC的研究,在指出其成绩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存在不足,如定义不准、自然语料少,以及没有对DEC具体的语言现象作全面、动态、详细的分析等。因此,本文尝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来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人物言语交际中的各种DEC现象,并研究了其语用策略和语用功能,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根据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一方面,人们在选择语言进行交际相互顺应的同时,他们有可能、更有必要运用DEC来避免出现语用冲突、尴尬、失误,从而提高语言使用者的语用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语言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综观语言现象,而DEC现象也往往涉及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因此,运用语言顺应论来解释DEC现象的语用策略和语用功能也就深具说服力。签于该剧的对话语料自然、真实,笔者选取了该剧中22段对话作为语料,并运用顺应论对《老友记》中人物言语交际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其语用效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正是为了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结果;而正是DEC的运用恰当的改善了人际关系,使交际朝着有利于听话人或受话人方向顺利进行。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老友记》中非真实性话语的动态性和意图性,体现了顺应论对情景喜剧特别是《老友记》的阐释力。这篇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对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其次,对于非真实性话语的语用研究有利于人们的日常交际,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言语交际中的冲突、失误、尴尬,从而提高交际的效率。最后,运用顺应论分析影视剧作品中的语言现象有助于语言学和影视文学之间的交叉研究。一方面,本文首次应用顺应论分析影视剧作品《老友记》,开创了老友记研究的又一个先河,有助于加深观众对该剧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它情景喜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使得其它影视剧作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