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质疑,“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在我国知识产权竞争“大潮”中,高等院校凭借其科研人员集中、科研力量强劲等天然优势,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并一举成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科技创新产品,满足了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与此同时,高校及其科研人员也正在被科研成果权属不清、专利转化率低、学校品牌遭盗用等一系列高校特有知识产权问题所困扰,严重束缚了高校知识产权快速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机构设置,是促进高校科研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法学的视角对高校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简要阐述了知识产权的起源、概念以及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进而对高校知识产权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出台后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及遇到的普遍问题。本章重点对高校著作权、专利权、名称标示类知识产权现状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整理和分析国家科技部有关高等院校科技活动(R&D)最新数据的结论,发现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问题所在。
第三章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知识产权的特有种类进行法律权属分析,分析类型包括高校教案、课件、学位论文、课题成果等。经过详细的类型化法律权属评析,有利于明确现有高校知识产权的权利状况,为后续法律完善及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章针对前文我国高校知识产权遇到的问题,分别从高校著作权、专利权、名称标识类知识产权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法律保护策略和措施,并借鉴国外先进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力求全面完整的保护现阶段我国高校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