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楞严学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楞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自唐代出现后,受到中国僧俗的广泛追捧。它对中国佛教的禅、净、律、密各宗都有深刻的影响。及至宋代,《楞严经》的流传更为广泛,注疏更多,对各种思想的影响更加明显。论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楞严经》概述。主要论述《楞严经》在中唐的出现,学术界关于《楞严经》真伪问题的争论以及全经的结构,每卷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论述宋代楞严学的流传情况。宋代楞严学在儒士和僧人中都有着广泛的流传,宋代笔记小说对于《楞严经》的运用和其他记载表现出本经已经较多的影响到宋人的日常生活;排佛士人通过斥责《楞严经》为伪经来批驳佛教;崇佛者则将《楞严经》运用到他们的诗文创作中,表达个人的佛学见解。宋代楞严学在僧人中的流传一方面表现在出现了众多的注疏,其中涉及华严、天台、禅宗各家,另一方面表现在宋僧借《楞严经》以说明佛理,开示学人,其中尤以禅宗为著。第三部分,论述宋代楞严学发展对于宋代思想发展的影响。《楞严经》阐发了“如来藏”思想,本经对于“如来藏”的本体论、缘起轮、修证论的论述具体而全面,促进了宋代佛教理论的发展。宋代楞严学的发展促进了宋代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融合。《楞严经》为宋代儒佛融合提供了思想上的理论基础,宋人通过类比《楞严经》与儒家经典中思想相近的地方,证明他们儒佛相通的思想。通过对宋代楞严学的研究,可以对宋代佛教思想的发展多一些认识,也可以对宋代儒佛思想的融合有更多的了解。
其他文献
期刊
在门克庆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进行了液态CO2爆破岩石的现场试验.通过岩石剥落程度与碎块的大小间接反映出的不同布孔方式下的爆破效果的差异,确定液态CO2爆破孔的合理布孔方式
露井协采同时受到露天与井工开采的影响,使得上覆岩层发生破坏变形,形成“砌体梁”结构,且根据采动区岩层的受力情况,分为煤壁支承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砌体梁”结构对
传统无讼思想既是一种构建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的理想政治模式理论,也是一种达致理想司法境界的指导理念,其内在规定性及实践状态均成为解读和谐秩序建构的重要资源。本文突破以往
目的:剖析鼻敏康汤剂用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者,共116例.按照奇偶数字法原理,分组116例患者:分成研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在支气管炎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180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进行治疗,实验
从健身气功、大学生心理特点为主,按照教学模式原理,结合健身气功实际教学方法,提出了“三段式”的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此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
在东南亚华人研究领域,殖民地时代的华文教育始终是海内外学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已有相当的学术成果积累。然而现有的研究显示,受制于原始资料缺乏及具体的历史与社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查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至今收治的27例临床表现为SSS的患者采用TCD
本文主要是从古斯塔夫二世在瑞典实施的政治、教育、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以及介入三十年战争等方面来研究瑞典这一原来的北欧小国一跃成为欧洲大国的历史。同时从更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