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楞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自唐代出现后,受到中国僧俗的广泛追捧。它对中国佛教的禅、净、律、密各宗都有深刻的影响。及至宋代,《楞严经》的流传更为广泛,注疏更多,对各种思想的影响更加明显。论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楞严经》概述。主要论述《楞严经》在中唐的出现,学术界关于《楞严经》真伪问题的争论以及全经的结构,每卷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论述宋代楞严学的流传情况。宋代楞严学在儒士和僧人中都有着广泛的流传,宋代笔记小说对于《楞严经》的运用和其他记载表现出本经已经较多的影响到宋人的日常生活;排佛士人通过斥责《楞严经》为伪经来批驳佛教;崇佛者则将《楞严经》运用到他们的诗文创作中,表达个人的佛学见解。宋代楞严学在僧人中的流传一方面表现在出现了众多的注疏,其中涉及华严、天台、禅宗各家,另一方面表现在宋僧借《楞严经》以说明佛理,开示学人,其中尤以禅宗为著。第三部分,论述宋代楞严学发展对于宋代思想发展的影响。《楞严经》阐发了“如来藏”思想,本经对于“如来藏”的本体论、缘起轮、修证论的论述具体而全面,促进了宋代佛教理论的发展。宋代楞严学的发展促进了宋代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融合。《楞严经》为宋代儒佛融合提供了思想上的理论基础,宋人通过类比《楞严经》与儒家经典中思想相近的地方,证明他们儒佛相通的思想。通过对宋代楞严学的研究,可以对宋代佛教思想的发展多一些认识,也可以对宋代儒佛思想的融合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