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地的贫困程度有所下降。但是,贫困依然是全球面临的艰巨任务。联合国制定的“新千年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至201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要减少一半。很多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减贫已经变得越来越难。1995-2007年,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增长较快。同期,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从以文盲和小学学历为主转变到以初高中学历为主。另外,政府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及实施各种减贫政策及教育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困。因此,研究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教育投入对贫困变动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投入对贫困变动影响的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与贫困变动的现状;然后建立了数理模型,利用1995-2007年的教育投入与贫困变动的相关数据,研究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影响;最后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对贫困困减少具有积极作用;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贫困减少;教育投入对贫困变动有显著正效应,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弹性值在1.41-5.57之间变动,在教育投入影响下,收入对贫困变动的弹性小于收入不均等状况对贫困变动的弹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与以往研究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将教育作为新的切入点研究贫困变动的问题,丰富了贫困理论。(2)本文通过对相关变量的模型设定与推导,采用1995-2007年相关数据,通过教育对收入及教育不均等的影响来完成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