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电网已经全面建立了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形成了规模庞大,达到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实时雷电检测网,并积累了海量的雷电活动数据,但这些数据大都沉积在各地方电力公司,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统计分析,不利于人们对雷电发生规律、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减小雷电造成的灾害,本文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数据总结分析了江苏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可为重要输电线路的防雷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江苏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和雷电参数的统计方法。基于已挂网运行的雷电定位系统,对江苏省重要输电走廊2013~2017年的雷电数据进行科学地分类和整理,对地闪频数、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正极化率、平均回击次数等雷电参数运用线型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江苏省雷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性。预警技术能提高电网雷害治理及雷击故障防御水平。本文基于大气电场、雷电定位、卫星云图等多种监测数据提出一种区域雷击预警方法。通过综合MEMS电场传感器和雷达辩空能力确定预警启动的阈值条件,能降低雷电监测网整体的误警率,减小预警空间误差的预警方法。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多个雷电时空过程采用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再根据雷暴活动的历史数据对未来雷暴团移动的速度和方向进行预测,发现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吻合,从而验证了预警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最后,以江苏省内3条重要输电通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地闪频数、地闪密度等雷电活动参数在输电走廊内的分布情况。结合2013~2017年输电通道的雷电活动特性及跳闸情况,得到江苏电网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规律,并阐明影响雷击跳闸的主要因素。针对江苏电网一个典型雷击故障案例,通过计算该线路故障杆塔的耐雷水平来判别线路发生故障的类别,指出了线路防雷措施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防雷水平制定相应的线路改造方案提供可靠地参考。